特斯拉、达·芬奇生前都有研究的球形驻波场,最终由普特尼完成的以埃丵及大金字塔为中心的四维地球次声驻波共振图。在玛雅圣地、吴哥寺等地还有很多个次级共振中心。这种精密的球形驻波场共振图形式遍布宇宙中的电子、原子、行星、恒星、星系。(网络图片)
左图为普特尼大脑中出现的玛雅圣地四维次声共振图,通过Zn+1= Zn2得到的精密数字透视图,右图为玛雅长老Hunbatz Men预言的以卡拉克穆尔(Calakmul)为中心的玛雅圣地分布图,其中玛雅金字塔以及墨西哥的山峰都符合四维次声共振分布。(网络图片)
东半球的磁场中心是41柬埔寨吴哥寺,以41吴哥寺为圆心的同心圆上的圣地有33西藏拉萨(藏传佛教圣地)、45印度菩提伽耶(释迦牟尼成佛处)、46尼泊尔珠穆朗玛峰、47中国西安古都金字塔、48日本与那国岛水下金字塔、49印尼巴达山谷巨石碑、50印尼迪恩高原神仙之山、51--57印尼佛教寺庙等。(网络图片)
上图是2001年GOES-10卫星探测到的美国及太平洋夜间红外谱显示了地球次声驻波能量场确实存在,下图是使用四维迭代函数Zn+1= Zn2得到的GOES-10卫星数据增强图像,地球驻波振动频率为1.45Hz,像人心跳的频率。(网络图片)
达·芬奇年轻时的自画像(右)与1892年的尼古拉·特斯拉头像照片(左)惊人的相似。(网络图片)
三、尼古拉·特斯拉、亚历山大·普特尼的前世——达·芬奇 尼古拉·特斯拉不是只通过一生的学习就会拥有那些天才般的发明,而是需要生前多世的经验积累才能成为科学超人。特斯拉在头脑中构思发明设计的能力与莱昂纳多·达·芬奇作为画家的构思能力是具有连贯性的,并且达·芬奇年轻时的自画像与尼古拉·特斯拉的头像惊人的相似。
几何曼荼罗图案是贯通达·芬奇、特斯拉、普特尼各自一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上图达·芬奇的量子机械正交研究在特斯拉的巨型曼荼罗型螺旋线圈及球形电容设计中得到体现。(网络图片)
达·芬奇的名作《人的比例》(即《维特鲁威人》)中暗藏了达·芬奇密码——黄金分割比PHI与符合斐波拉契数列的同心圆(网络图片)
黄金分割比在特斯拉的电子驻波产生的球形闪电实验中也得到体现,斐波拉契数列同心圆在普特尼的球体非线性驻波磁共振理论中也得到体现。(网络图片) 达·芬奇与尼古拉·特斯拉两人都有大量的机械发明,都是动物爱好者,晚年都是素食主义者,都是终身未婚,都有贵族资助设计战争机器,然而他们又都是和平主义者,特斯拉喜欢在大脑中构思发明设计反映了一种追求尽善尽美的艺术家气质。
2009年丹麦出现的蝴蝶人麦田圈,其中四手四脚人的图案与达·芬奇的名作“人的比例”图案一致,且都包含了斐波拉契数列。在世界许多文明中蝴蝶象征人类意识觉醒的循环转换。
中美洲玛雅与阿兹特克文明将蝴蝶与涅磐重生的宇宙火之神联系起来,蝴蝶也代表现代科学“蝴蝶效应”所比喻的变化催化剂,一只蝴蝶翅膀搧动引起的微小变化产生的相关效应可以导致气候等宏观系统的变化。蝴蝶人麦田圈暗示了2012水瓶座时代将有人类意识觉醒的“蝴蝶效应”。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文明也有轮回(网络图片) 总结:在古代的文明中尤其是佛家学说中,个体的轮回是常识,其实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文明也有轮回。爱德加·凯西解读指出,亚特兰蒂斯的灵魂回来了造成了科学的大爆炸。亚特兰蒂斯盲目发展科技,最终导致了毁灭,约在公元前10,700,亚特兰提斯最后的一个岛沉入海底。
亚特兰蒂斯人带着他们的有关记录逃往各地,造成埃及、尤加敦(Yucatun)、马雅(Maya)等地的文化复兴。这些灵魂最终也要在同样的条件下学习相同的功课。尼古拉.特斯拉无疑就是一位以前生活在亚特兰蒂斯的灵魂。
《特斯拉的重生》(Tesla's Rebirth)一书以大量的证据表明作者亚历山大·普特尼就是达·芬奇、尼古拉·特斯拉的转世重生,同时我们看到在基督徒特斯拉与普特尼的身上,基督信仰与佛法是融为一体的,基督徒也轮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