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将直线y?2x?3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的直线的表达式为
( ) A.y?2x?4 【答案】A 【解析】
【分析】直接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将直线y=2x-3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解析式为y=2(x-2)-3=2x-7,由“上加下减”原则可知,将直线y=2x-7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函数解析式为y=2x-7+3=2x-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平移,熟知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B.y?2x?4
C.y?2x?2
D.y?2x?2
2.如图1,点F从菱形ABCD的顶点A出发,沿A→D→B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图2是点F运动时,△FBC的面积y(cm2)随时间x(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的值为( )
A.5 【答案】C 【解析】 【分析】
B.2 C.
5 2D.25 通过分析图象,点F从点A到D用as,此时,△FBC的面积为a,依此可求菱形的高DE,再由图象可知,BD=5,应用两次勾股定理分别求BE和a. 【详解】
过点D作DE⊥BC于点E
.
由图象可知,点F由点A到点D用时为as,△FBC的面积为acm2.. ∴AD=a.
1DE?AD=a. 2∴DE=2.
∴
当点F从D到B时,用5s. ∴BD=5. Rt△DBE中, BE=BD?DE=22?5?2?22?1,
∵四边形ABCD是菱形, ∴EC=a-1,DC=a, Rt△DEC中, a2=22+(a-1)2.
5. 2故选C. 【点睛】
解得a=
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
3.一次函数y?kx?b是(k,b是常数,k?0)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 )
A.x?0 【答案】C 【解析】 【分析】
B.x?0
C.x?2 D.x?2
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看出: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2,0),得到当x>2时,y<0,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2,0), 当x>2时,y<0. 故答案为:x>2.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
观察图象得到正确结论是解此题的关键.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和b的取值范围是( )
A.k>0,b>0 【答案】C 【解析】
B.k>0,b<0 C.k<0,b>0 D.k<0,b<0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k<0,b>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b>0时图象在一、二、四象限.
5.正比例函数y=kx与一次函数y=x﹣k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应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分别确定k的取值范围,若有公共部分,则有可能;否则不可能. 【详解】 根据图象知:
A、k<0,﹣k<0.解集没有公共部分,所以不可能; B、k<0,﹣k>0.解集有公共部分,所以有可能; C、k>0,﹣k>0.解集没有公共部分,所以不可能; D、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对,所以不可能.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的四种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3,动点P沿折线BCD从点B开始运动到
点D.设运动的路程为x,?ADP的面积为y,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当0?x?3时,y?3,当3?x?5时,y?可判断. 【详解】
由题意当0?x?3时,y?3, 当3?x?5时,y?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是扇形思考问题.
1315?3??5?x???x?,由此即2221315?3??5?x???x?, 222
7.甲、乙两人一起步行到火车站,途中发现忘带火车票了,于是甲立刻原速返回,乙继续以原速步行前往火车站,甲取完火车票后乘出租车赶往火车站,途中与乙相遇,带上乙一同前往,结果比预计早到3分钟,他们与公司的路程y(米)与时间t(分)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