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三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 1、燕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学习重难点:1、:理解词语,体会燕子的可爱。
2、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预习案
1、认读词语。
yàn jù zēnɡ lüa dào jiān ǒu 燕 子 聚 拢 增 添 掠 过 稻 田 尾 尖 偶 尔 .......quān yànɡ fú yǎn zàn jùn qiào fú pǔ 一 圈 荡 漾 音符 演奏 赞歌 俊 俏 吹拂 五线谱 .........2、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燕 聚 演 倦 漾 3、通读课文,思考课文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探究案
小组合作学习一 (根据温馨提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案)
1、课文配有一幅优美的插图,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那么怎样观察一幅图呢?首先要按一定的顺序看清图上内容,其次要抓住图上的重点来观察。
1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景物,都能看到些什么? ○
我看到的是:
小组成员对看到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2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燕子的样子。 ○
1
我看到的是:
小组成员对看到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3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儿看出来的? ○
我看到的是:
小组成员对看到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二
1、再通读课文,并说说各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 我的理解是:
小组成员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第二自然段: 我的理解是:
小组成员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第三自然段: 我的理解是:
小组成员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第四自然段: 我的理解是:
小组成员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合作探究:
课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
拓展延伸:
仿照课文写燕子的方法,自己口头写一种小动物。
2
我的质疑:
学了课文,我不了解的新问题是:
测评案
1、
看拼音,写词语。
yàn zi jù lǒnɡ zēnɡ tiān lüaɡu? dào tián ( ) ( ) ( ) ( ) ( ) ǒu ěr dànɡ yànɡ yīn fú yǎn z?u zàn ɡē ( )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偶( )尖( )掠( )曾( )占( )圈( )漾( )付(遇( )尘( )谅( )增( )沾( )倦( )洋( )符(
课题:1、燕子 (第二课时)
主备教师: 李红艳 复备: 审核人:唐永辉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体会燕子的可爱。
2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预习案
2、 再通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 4、
找出文中带有修辞方法的句子。
探究案
小组合作学习一 (根据温馨提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案)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话从哪些方面写了燕子的外形特点?
3
) )
我的理解是: 小组成员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1)“乌黑发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我的理解是: 小组成员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2)课文为什么用“凑成”而不用“组成”? 我的理解是: 小组成员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1、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如果你是文中的燕子,你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的感觉是: 小组成员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2)你读了这段内容有什么样的感受?课文中的哪个词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我的感受是: 小组成员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2、
课文题目是《燕子》,第一、三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外形和飞行的特点。那么,另外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呢?
我的理解是: 小组成员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3、
我能理解“聚拢”的意思:
5、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我的理解是: 小组成员的成果汇报: 其他小组的成果: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