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页 共 10 页
64、骨折急救原则:抢救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运。
65、骨折治疗3大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66、功能复位的标准:①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下肢缩短在2cm以内;③与关节方向不一致移位需纠正;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
67、骨折临床愈合标准:①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异常活动;③X线片显示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④拆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物持续达1分钟;下肢连续步行3分钟;⑤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68、目前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和外固定器等。 69、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①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进侧指间关节肿胀(≥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胀(≥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腕关节X线片有明确的骨质疏松或骨侵蚀;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确认本病需具备4条或4条以上标准。应与“风湿”痛、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结核等作鉴别。
70、颈干角为110o~140o,平均为127o。
72阑尾炎的鉴别诊断
73.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
74.腹腔探查适应症
75.胸腔探查适应症
? 膀胱综合症: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存在。
骨折:即骨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原因: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使用使受伤的部分发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到杠杆旋转和肌收缩使肢体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或间接损伤致骨折
骨折的分类1.程度或形态分:不完全骨折--形态:a裂缝骨折b 青支骨折
完全骨折:按骨折线方向及其形态:a横形骨折 b斜形骨折 c
螺旋形骨折 d粉碎性骨折 e嵌插骨折 f后发性骨折 g凹陷性骨折 h骨骺分离
2.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形分类: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 3.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分类:稳定性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端的移位1.成角移位2.侧方移位3.缩短移位4.分离移位5.旋转移位
第 10 页 共 10 页
病理性骨折:由于骨骺病变,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发生骨质
骨质特有特征1.畸形2.异常活动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质的并发症:
1.早期:a休克b脂肪栓塞综合症c重要的内脏器官损伤d重要的周围组织损伤e骨劲腹室综合症
2.晚期:a坠积性肺炎b压疮c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感染e损伤性骨化f创伤性关节炎g关节僵硬h急性骨萎缩i缺血性骨坏死j缺血性肌挛缩
骨质的急救目的:抢救生命,保护伤肢,减轻痛苦。防止在损伤和污染
骨质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骨质不愈合--骨质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且经再度延长时间治疗时间,仍达不到骨性愈合。延迟愈合--骨质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骨质段端仍未出现骨质连接。畸形愈合--骨质愈合的位置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存在成角、旋转或重叠畸形
骨质的复位1.标准复位a解剖复位:骨质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完全良好时b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质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