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精品课程试题库
测量类别 误差名称 尺长不准 定线不准 尺弯曲 温度变化的影响 拉力不匀 读数误差 测钎插的不准 视差的影响 误差性质 消除和减小的方法 钢尺量距 水准测量 符合气泡两半象不严密重合 水准尺不直 前后视距不等 估读毫米数不准 尺垫下沉 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对中误差 目标偏心误差 照准误差 读数误差 仪器未整平的影响 水准管轴不垂直与竖轴 视准轴不垂直与横轴 度盘刻度误差 照准部偏心误差 水平角测量 57.有一正方形(图形准确),今欲测量其周长,采用两种方法:①量其一边之长然后乘以4,②分别量四边形之长求和。问哪一种方法所得周长的精度最高,为什么?(要用数式说明)
58.导线测量有哪几种布设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59.小地区控制测量中,导线测量和小三角测量各适宜于什么情况? 60.导线选点的原则是什么?
61.导线坐标计算时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在计算中有哪些异同点?
62.计算导线坐标时,需要哪些观测数据和起算数据? 63.连接边和连接角有什么用处?
17
建筑工程测量精品课程试题库
64.何谓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它们在内业计算中各起什么作用?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5.导线坐标计算时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在计算中有哪些异同点?有哪些检核手续和如何进行检核?
66.导线测量中可采用什么坐标系?分别如何获得起算数据?
67.导线坐标计算中,角度闭合差如何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又如何调整? 68.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哪几项?
69.当导线的角度闭合差或全长闭合差大大超过了允许值,怎样查找测角或量边的错误?
70.四等水准测量与图根水准测量比较,在应用范围、观测方法、技术指 标及所用仪器等方面有哪些区别?
71.四等水准测量,在一个测站上需要观测哪些数据?计算哪些数据?要 进行哪些检核?
72.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三角测量?如何观测、记录和计算? 73.地物符号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 74.等高线有哪些特性?等高线有哪几种? 75.地形图和地物图有什么不同? 76.比例尺精度有何实用意义?
77.什么是地物的特征点?什么是地貌的特征点?为什么在测图时要选定这些点? 78.什么是碎部测量?碎部点应怎么选择?
79.什么是视距测量?视距测量有何优缺点?为什么常用于碎部测量中?能否用于控制测量中?
80.指出视距测量的以下基本公式中各量的含义。 (1) D=Klcos2α (2) h=1/2Klsin2α+I-v 81.说出视距测量的基本操作过程。
82.影响视距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哪些?视距测量应注意哪些事项? 83.简述平板仪测量的原理。
84.用平板仪测量时为什么要进行定向?定向有哪两种方法?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85.试述小平板仪射线法和前方交会法测定地面点位的步骤。 86.怎样绘制坐标方格网?如何展绘控制点?其精度要求如何?
87.经纬仪测绘法和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有何异同点?各应怎样进行? 88.经纬仪或平板仪测碎部高程中,十字丝中丝读数最好为仪器高值,为什么? 89.试述经纬仪测绘法和小平板仪配合皮尺测绘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18
建筑工程测量精品课程试题库
90.地形图的绘制包括哪些内容?其检查分哪几步?
91.试述地形图拼接的方法及限差要求?为什么要进行地形图的清绘和整饰? 92.施工测量包括哪些内容? 93.简述施工测量的特点。
94.试述测设的三项基本工作的测设方法。
95.测设点的平面位臵的四种方法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96.试述精密测设水平角的方法。 97.试述测设水平角的简易方法。 98.简述测设已知坡度直线的方法。 99.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100.施工场地的控制常采用哪些形式?
101.什么是建筑基线?其布设原则是什么?其布设形式有哪几种? 102.什么是建筑物的定位/ 103.什么是建筑物的放线?
104.为什么建筑基线最少要布三个点?
105.工业建筑的定位放线,已有建筑方格网控制,为何还要测设矩形控制网? 106.何为引桩?何为轴线桩?其作用是什么?如何布设?
107.简述施工测量为什么也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108.与测图控制网比较施工控制网有何特点? 109.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包括哪些主要工作? 110.试述基槽施工中控制开挖深度的方法。 111.龙门板和控制桩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设臵?
112.高层建筑物施工中如何将底层轴线投测到各层楼面上? 113.叙述柱基的放线方法?
114.如何进行柱子的竖直校正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115.试述吊车梁的安装测量工作。
116.建筑物为什么要进行沉降观测?如何进行沉降观测? 117.如何观测建筑物上的裂缝?
118.为什么要编制竣工总平面图?根据什么编制?具体怎样编制? 119.道路中线测量包括那些内容?各如何进行? 120.试述测设圆曲线三个主点的方法。
121.简述用偏角法和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的方法。 122.道施工中应进行哪些测量工作?
19
建筑工程测量精品课程试题库
123.道路施工中应进行哪些测量工作?
124.制纵断面图时,为什么纵坐标的比例尺比横坐标的比例尺大?
125.管道竣工测量的目的及其内容是什么?简述管道竣工测量的特点以及竣工测量中的基本要求。
六、计算题
1.地面点A,测得其相对高程为265.427M,又测定出水准面的绝对高程为98.639M,求A点绝对高程,并绘图说明各水准面的位臵关系。
2.将一根50M的钢尺与标准尺比长,发现比标准尺长13mm,已知标准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50?0.0032?1.25?10?5?(t?20?)?50,钢尺的比较温度为11?,求该尺尺长方程式。
3.丈量A、B两点水平距离,用30米长的刚尺,丈量结果为往测4尺段,余长10.250米,返测4尺段,余长10.210米,试进行精度校核,求出水平距离。(精度要求K=1/2000)
4、设点A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HA=87.452米,当后视读数为1.348米时,前视读数为1.763米,求:A、B两点的高差及B点的高程。 5、填表,写出计算过程。
测站 竖盘位臵 目标 左 A 右 A B A B 水平度盘读数 ( ° ′ ″) 0o 03 40 94o18 48 180o04 08 274 19 20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6.地面上某点,测得其相对高程为365.427m,若后来又测出假定水准面的绝对高程为98.639m,试求该点的绝对高程,并画一简图说明之。
7.根据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算的A点高程为786.615m,若改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则A点的高程是多少。
8.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87.452m,当后视读数为1.267m时,前视读数为1.663m,问A、B两点的高差是多少?并绘图说明。
9.如图所示为一闭合水准路线,施测结果已在图中注明,试校核观测成果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如符合,作平差计算。
10.如图为一附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和简图,试校核观测成果的精度是符合要求,如符合,作平差计算。
11.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成果见下表,计算各点的高差及点的高程,并进行计算检核。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