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2020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1节同步试卷(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8:08: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1节同步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小强已经十六岁了,可是他的爸爸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小强,小强忍无可忍,决定和爸爸断绝父子关系。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A. 可以。因为这只是个称呼问题,不叫爸爸就行了 B. 可以。今后不再回家居住,独立生活就行了 C. 不可以。因为他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

D. 不可以。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不可选择,无法改变

2、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还是一件旧风雨衣,只有在狂风暴雨之中才能更体现它真正的价值。下列对家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家是一个由房屋、家具等构成的物理空间 ②家为我们提供了物质保障、安全保障 ③家是我们情感的寄托 ④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江西农业大学退休教师胡以新,日日夜夜守护、陪伴瘫痪在床的百岁母亲。他以自己的辛劳延伸着母亲的生命,赢得了左邻右舍乃至周边百姓的赞誉。胡以新以实际行动诠释的传统美德是( )。

A. 孝敬父母

B. 爱岗敬业

C. 公而忘私

D. 扶危济困

4、在由全国妇联主办的“‘有家,就有爱’故事分享会——寻找中国‘最美家庭’走进四川”活动现场,来自成都大邑县韩场镇的杨红民对他的妻子说:“没有你,我不可能活到今天。”杨红民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妻子金小苹悉心照顾并捐肾救夫。对“有家,就有爱”的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 可

C.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D. 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A.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B. 有家就有一切,我们只要懂得享受即

5、你发现爸爸妈妈嫌你的爷爷奶奶年老碍事,要打发他们回乡下。这时,你会告诉爸爸妈妈( )。

A. 给爷爷奶奶一笔赡养费,让他们不要再来了 B. 做得对,家里多个老人特别烦

C. 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D. 如果爷爷奶奶不反对,你也支持

6、中国人有着厚重的家国情怀,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 )。 ①成长的摇篮 ②栖息的场所 ③安全的港湾 ④心灵的归宿

试卷第1页,共3页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孝敬父母( )。

A. 主要是物质上的供养 C. 不在于赡养父母

B.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 重在尊敬关爱父母

8、漫画《还缺啥?》启示我们( )。

①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 ②家是有老人留守的地方 ③好多人在一起才能组成家庭 ④家中有亲人,更有亲情在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9、今年的母亲节,某大学师生举办了一场“千里家书”——感恩母亲的活动。一位学生在寄给妈妈的家书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身在异乡,祝妈妈节日快乐!”这位学生( )。

A. 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

B. 能够克服逆反的心理

C. 懂得宽容

和赞赏父母 D. 能够聆听父母的教诲

10、孟佩杰自8岁起开始承担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上大学后,仍带着母亲,悉心照料,不离不弃,她是新时代孝亲敬长的楷模。我们学习孟佩杰,是因为孝敬父母( )。 ①是成年人的责任 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是家庭和睦的物质保障 ④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11、“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人们之所以有这种感受的原因是( )。

A.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 家是我们熟悉的地方

B. 家是我们休息的场所 D. 家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

12、“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啊!……”央视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

A. 与父母平等沟通,有话好好说

B. 孝敬父母应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

做起

试卷第2页,共3页

C. 关心体贴父母,调适逆反心理 D. 尊重理解父母,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

13、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子女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的要求一切顺从 B. 孝敬父母就是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C. 子女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父母

D.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无私的,不需要回报和孝敬

14、“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变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真实平凡的歌曲感动了全国上下。作为子女报答父母应( )。 ①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②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③学会倾听双亲长辈的心声 ④满足父母的一切要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歌曲《让爱住我家》中唱道:“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充满快乐拥有平安,让爱永远住我家”,可见“家”( )。

①是人生的港湾 ②是束缚我们的牢笼 ③是我们情感的归宿 ④为我们提供物质生活保障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材料题:(本题1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某敬老院的墙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洗头发、擦鼻涕。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地,就像当年我带着你一样一步一步地走。”

【题文】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感谢父母,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题文】如果让你用行动感谢父母,你想为他们做什么? 【题文】请你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试卷第3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答案】D

【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解答】根据所学,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不可选择,无法改变的,所以题文中小强不可以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AB观点错误,D观点正确;C经济是否独立与亲缘关系无关,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D。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家的意义。

【解答】家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所房子,一个居所,更主要的是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物质生活后盾,为我们提供了物质保障、安全保障。是情感的寄托,是我们心灵的港湾,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所以选择D选项。 3、【答案】A

【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孝敬父母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解答】材料中退休教师照顾百岁母亲,弘扬和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其中B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A。 4、【答案】B

【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家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解答】材料中家中有爱,表明家是我们身心寄居之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甜蜜,温暖和轻松的避风港,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所以ACD观点正确;B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B。 5、【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孝敬父母。

【解答】⑴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并在哺育子女生命的过程中倾注了他们无私的爱。⑵“孝”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⑶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⑷孝敬、赡养父母长辈,不只是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更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作为子女没有理由嫌父母年老碍事。 6、【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家”的涵义。

【解答】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和心灵的归宿,①②③④观点都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答案第1页,共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2020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1节同步试卷(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q8bo8qa4x1is530855j3blzb1bw3200ho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