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由D C在生活中的主要途径为
(4)B物质可能与 发生化学变化生成A。 三、实验我能行!(共3道题,23分)
2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 a b ② A B C D E F (1)图中序号标注处仪器名称为① ② . (2)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A、E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若用D
装置收集氧气,当 即可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到装置F,装置F中可以放入浓硫酸(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来干燥一些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5)实验室收集氢气时可以选择 (填“C”或“D”),理由是 。 29. 在学习完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一些实验,如图所示。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个充足空气的小气球,放在大烧杯里,通入足够浓度的二氧化碳。一会儿,小气球就乖乖上浮,悬在烧杯中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发生在锥形瓶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在软塑料瓶内收集满二氧化碳,然后向瓶内利用注射器加入50ml 水,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的变化是 ,发生 该变化的原因是 。
(3)如右图,水槽内盛有少量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点燃蜡烛。在这 个实验中还可以通过观察到 的现象可以推测出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个反应方程式为 。 (4)某同学将某品牌薄荷糖扔进可口可乐饮料中,结果发现大量泡沫从瓶口涌出。根据这一现象,你想探究的问题是 。
30.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查阅资料:红磷和白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它们的燃烧产物都是五氧化二磷。人体吸入或接触五氧化二磷粉尘时,能与粘膜表层、眼、皮肤的水分反应变成磷酸,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进行实验:
甲、乙、丙三位同学根据右图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很快就观察到铜片上白磷开始燃烧,而铜片上红磷以及水中白磷均没有燃烧。
获取结论:
(1)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2)综上,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反思评价:
(3)某同学设计了另一种方案,把量筒倒置于水中,中间卡住一薄铜片,铜片上放置白磷。然后在水中加入浓硫酸(注:浓硫酸溶于水能释放大量的热)。试猜想,该同学在着重研究 因素对燃烧的影响。
此外,量筒上有精确的刻度,从白磷燃烧会消耗氧气角度考虑,该操作还可以探究我们学过的什么实验? 。
(4)实验结束后,小组成员根据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将实验装置进行 如下改进(见右图)。与图1所示方法相比,这一装置的优点是 。拓展应用
(5)化学小魔术----用“水”点火: 将一小块钾藏在棉花中,用滴管向棉
花团滴两滴水,棉花立即燃烧起来。已知钾能与水反应,则该反应必定是 (填“吸热”或者“放热”)反应。
小明表演该魔术时,为了加快反应速度,他将一吸管的水挤到棉花上,却发现棉花反而不能燃烧。小明魔术失败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四、做计算题,列清格式很重要(本题共1题,共5分)
31.将6.8 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 g。试计算: (1) 生成氢气的质量。(2)锌粒中所含金属锌的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