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习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12:59: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甲是肉食性昆虫 B.乙是植食性昆虫 C.邻近林区存在甲昆虫 D.邻近林区存在乙昆虫

【解析】选C。通过曲线分析,甲昆虫是这一生态系统中的植食性昆虫,乙昆虫则是这一生态系统中的肉食性昆虫,A、B错误;因为森林施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有抗药性,所以,邻近林区存在甲昆虫,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没有抗药性,所以邻近林区不存在乙昆虫,C正确,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光照不仅能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还能作为信号调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回答问题: (1)植物细胞对光能的捕获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完成。捕获的光能经光反应阶段转化为__________,再经过________阶段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植物利用太阳光能的同时也会接受紫外光的照射。已有研究表明,紫外光中的UVB能够作为一种环境信号调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研究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对该机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检测野生型和UVRB蛋白失活的突变型植株对UVB信号的响应情况,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知,UVB照射能够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下胚轴的伸长,且________________。

②已有研究表明,UVRB在细胞质中通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研究人员使用某种特异性抗体与UVRB二聚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经UVB照射后的实验结果出现杂交带,未经UVB照射则不出现杂交带。由此推测,UVB照射能够改变UVRB二聚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被掩盖的抗原位点得以暴露,进一步研究证实,UVRB是UVB的光受体。

③已知细胞核内的W蛋白可影响H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下胚轴的伸长。研究表明,在UVB

5

的作用下,细胞质中的UVRB二聚体解聚成单体后进入细胞核,与W蛋白结合,从而影响H基因表达。请推测W蛋白与UVRB单体结合前后对H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解析】(1)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实现了对光能的捕获并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经过暗反应阶段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与无UVB照射相比,在有UVB照射的情况下,野生型的下胚轴长度明显较小,说明UVB照射能够抑制下胚轴的伸长,且结合题干信息说明UVRB参与了此调节过程。 ②由题可知,UVRB在细胞质中通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对该二聚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经UVB照射后的实验结果出现杂交带,而未经UVB照射则不出现杂交带,说明UVB照射能够改变UVRB二聚体的空间结构,使其被掩盖的抗原位点得以暴露。

③根据题意分析,在UVB的作用下,细胞质中的UVRB二聚体解聚成单体后进入细胞核,与W蛋白结合,从而影响H基因的表达,说明其原因可能是W蛋白能促进(或抑制)H基因的表达,与UVRB单体结合后,导致促进(或抑制)作用丧失或者W蛋白单独存在时不能调节H基因表达,与UVRB单体结合后可促进(或抑制)H基因表达。 答案:(1)类囊体薄膜上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 (2)①抑制 UVRB参与了此调节过程 ②空间结构

③W蛋白能促进(或抑制)H基因的表达,与UVRB单体结合后,导致促进(或抑制)作用丧失或者W蛋白单独存在时不能调节H基因表达,与UVRB单体结合后可促进(或抑制)H基因表达 2、α1-抗胰蛋白酶是肝脏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缺乏会引起肺气肿。某公司成功培育出转基因羊,这种羊进入泌乳期后,其乳汁中含有人类的α1-抗胰蛋白酶,可用于治疗肺气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目的基因,需要在肝细胞中提取________(1分),通过反转录产生cDNA,再通过________技术进行快速扩增。

(2)将α1-抗胰蛋白酶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然后通过______(1分)技术,导入羊的受精卵中。

(3)受精卵通过早期胚胎培养,一般发育到________阶段通过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宫孕育。为选育出能泌乳的雌羊,移植前需从胚胎的________部位取样,通过DNA鉴定分析性别。 (4)α1-抗胰蛋白酶是一种结构较复杂的糖蛋白,上述生产方法与传统的转基因大肠杆菌生

6 6

产比较,其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α1-抗胰蛋白酶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所以可以在肝细胞中提取mRNA,通过反转录产生相应cDNA,再通过PCR技术进行快速扩增。

(2)为了使α1-抗胰蛋白酶基因在乳腺细胞中表达,需要将其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然后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导入羊的受精卵中。

(3)牛和羊的胚胎一般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再进行胚胎移植;DNA分析鉴定性别需从胚胎的滋养层部位取样,这样既保证了遗传信息一致,又不影响内细胞团进一步发育。 (4)糖蛋白的形成需要进行蛋白质的加工,相对原核细胞而言,羊细胞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具备蛋白质加工的能力。

答案:(1)mRNA PCR (2)启动子 显微注射

(3)桑椹胚或囊胚 滋养层 (4)羊细胞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具备蛋白质加工的能力 3、图甲中闰绍细胞接收运动神经元1的兴奋后,又对运动神经元1、2进行抑制。在图乙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为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原有的突触小泡)。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突触中神经递质的类型,可将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图甲中运动神经元1的侧支与闰绍细胞细胞体间的突触、闰绍细胞的轴突与运动神经元2的细胞体间的突触,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绍细胞能使中枢神经元的活动受抑制,这是一种________机制;若使用破伤风毒素破坏闰绍细胞的功能,将会导致骨骼肌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所示实验中,在轴突中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表为在图乙中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刺激B点后,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C处数据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h浓度(mmol/mL) 0.1 0.2 0.3 C处(ms) 5.00 5.00 5.00 D处(ms) 5.56 5.48 5.31 【解析】(1)图甲显示,运动神经元1的侧支可以把兴奋传给闰绍细胞,引起闰绍细胞兴奋;而闰绍细胞接收运动神经元1的兴奋后,又对运动神经元1、2进行抑制。可见,运动神经元1的侧支与闰绍细胞细胞体间的突触、闰绍细胞的轴突与运动神经元2的细胞体间的突触,分别属于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2)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闰绍细胞是一种中间神经元,能使中枢神经元的活动受抑制,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若使用破伤风毒素破坏闰绍细胞的功能,则运动神经元1会持续兴奋,将会导致骨骼肌持续收缩(痉挛)。

(3)突触小泡中含有的神经递质会影响实验结果,可见,在轴突中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排除突触小泡中原有的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依题意和图乙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在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因变量是神经纤维上的C处以及与C相邻的下一个神经元的D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据此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神经细胞中乙酰胆碱(Ach)的含量与神经细胞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

(4)B、C在同一神经纤维上,兴奋在B、C之间的传导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表中信息显示:C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不随Ach浓度的增加而改变,说明Ach的浓度变化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B、D分别位于两个神经元上,兴奋在B、D之间的传递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表中信息显示:D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随Ach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Ach的浓度变化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随Ach浓度的升高,传递速度加快。 答案:(1)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2)(负)反馈调节 持续收缩

(3)排除突触小泡中原有的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研究神经细胞中乙酰胆碱(Ach)的含量与神经细胞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

(4)Ach的浓度变化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Ach的浓度变化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

8 8

间的传递速度,随Ach浓度的升高,传递速度加快

9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习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qkjc5dny88az813jgo32teb88j4b1005qv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