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村集体组织的会计核算工作而言,通常情况下,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是应该单独、自主组织会计核算的,不过,在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活动相对较淡的地方,可以实行统一代理制度。在保证村级集体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由镇农村财务代理核算中心对村级财务实行代理记账。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本村财务会计凭证审批报送工作;村民财务监督小组负责本村财务监督工作。
第一节 代理制下的报账员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设一名报账员。村报账员的任免和调整,必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两委联席会议推荐,镇农村经营管理站考核,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报镇人民政府审批。无正当理由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调整。村主要干部的直系亲属及配偶不得担任本单位的报账员。 村报账员任用条件:
一是遵纪守法,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身体健康; 二是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 三是新任报账员年龄不得超过45周岁;
四是新任的报账员必须持县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核发的《会计证》。 村报账员的主要职责:
一是负责管理现金、银行存款、外币和有价证券,做好日记账登记工作,做到日清月结; 二是按时整理好有关收付款票据,填好出纳结报单,及时向镇农村财务代理核算中心报账;
三是记好有关财务备查簿。做好应收、应付等往来款项的记录和债权债务结算工作。做好各种承包合同的管理、结算、兑现工作; 四是负责票据的管理工作。 第二节 代理核算中心的职责
镇农村财务代理核算中心主要职责:
(一)代理村级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按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建立账户,进行记账、报账,做到账目清楚,账账相符。同时监督村财务预算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严肃财经纪律,严禁弄虚作假,严禁向不同使用报表者提供不同财务会计报表。 (三)严格执行“收据销号单”制度,代理记账人员在记账时必须同时登录收据销号单。
(四)负责并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好财务公开(公开至明细项目)。指导村级报账员记好日记账及相关的备查簿。 (五)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财务会计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村财务负责人主要职责:
(一)对本村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把好资金审批关。
(三)做好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防止村集体资产的流失,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有总体思路。
(四)组织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按照预算方案开展村务活动。年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五)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督促村报账员及时向镇农村财务代理核算中心报送本期财务收支票据。督促财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财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六)自觉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村集体经济成员(代表)会议、村民财务监督小组的指导和监督。
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负债与权益的核算案例
第一节 资产的核算 一、农业资产的核算 (一)农业资产概述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业资产主要包括牲畜(禽)资产和林木资产。牲畜(禽)资产主要有幼畜、育肥畜、产畜、役畜、饲养的家禽等;林木资产有茶树、果树等经济林木和用材林、薪炭林等非经济林木等。
农业资产有的是最终收获为农产品的资产或是为出售而持有的资产,如玉米和小麦等庄稼、用材林、存栏待售的牲畜、养殖的鱼虾等,与普通企业的存货相类似,即消耗性生物资产。有的则是可以多年连续提供农产品,或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劳务的资产,如产畜、役畜、经济林木等,接近于普通企业的固定资产,即生产性生物资产。但是,农业资产具有特殊的生物性,其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都会随着生物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影响到了农业资产的会计核算。 牲畜和林木等农业资产可能会因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而具备不同资产类别的特点,例如,饲养中的幼畜具有存货的特征。 成龄后的产畜或役畜主要提供农产品或劳务,具有长期资产特征。产畜或役畜退役后为育肥畜,准备饲养后对外出售或宰杀。则重
新具备了存货特征。农业资产也可能在同一阶段具备不同资产类别的特征,例如饲养中的幼畜将来可能对外出售,也可能通过数年的自行培育成为产畜或役畜,对外出售具备了存货特征,而自行培育成为产畜或役畜,又具备了长期资产中在建工程的特点。 (二)牲畜(禽)资产 1.牲畜资产的概念
牲畜(禽)资产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资产中的动物资产。主要有幼畜及育肥畜、产畜及役畜等。牲畜(禽)资产的形态伴随生长过程而变化,其价值和发挥作用的方式或为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利益贡献的方式也不断地变化。一般而言,牲畜要经过繁殖幼畜培育、成龄转为产役畜、产役畜退役再转为育肥畜,育肥畜通过出售等几个阶段。
幼畜在培育阶段,如果不对外出售,一般不能够提供农产品或劳务。但是其价值和功能随着其生长发育而变化增加。在产役畜阶段,牲畜外在形态和功能相对稳定,能够通过产出农产品或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劳务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在育肥畜阶段,通过饲养育肥等活动,能够增加牲畜资产在最终处置时的价值。 2.牲畜(禽)资产的主要核算原则如下: (1)购入时按照买价及相关的税费等计价; (2)幼畜及育肥畜的饲养费用计入其成本;
(3)产役畜的饲养费用应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计入经营支出;
(4)产役畜应将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部分在其正常生产周期内按直线法分期摊销,预计净残值率按照产役畜成本的5%确定; (5)已提足折耗但未处理仍然继续使用的产役畜不再摊销;
(6)死亡毁损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按摊余成本扣除应由责任人或者保险公司赔偿后的余额,计入其他支出。 (三)林木资产 1.林木资产的概念
林木资产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自行营造、购入或投资者投入等方式取得的茶树、果树等经济林木和经济林木以外的其他林木。林木资产的特点是培植期长,短则十余年,长则几十年,形态伴随生长阶段而变化,其价值和发挥作用的方式、贡献方式也随生长阶段发生变化。一般而言,经济林木经过培植、成熟投产和更新处置等阶段。非经济林木要经过培植、郁闭成林和采伐处置等阶段。 成熟投产前的经济林木,需要发生较多的育苗、抚育、管护等费用。投产前的经济林木一般不能够稳定、大宗地产出农产品,此阶段的经济林木如不对外出售,就不能带来现实的经济效益,但是其潜在的经济价值随着其生长而增加。在成熟投产后至更新处置前,还会发生管护费用,但经济林木已经能够通过稳定、大宗地产出农产品而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在更新处置阶段,可能会发生少量的采伐等费用,也会有木材出售的收入。
非经济林木主要包括人工营造的用材林、薪炭林以及农田防护林等。用材林和薪炭林等非经济林木可以按照郁闭为分界点区分培植和郁闭成林两个阶段。郁闭是指林木的树干、树冠生长发育达到一定标准,郁闭后的林木基本上可以比较稳定地成活。 郁闭前的非经济林木,需要发生较多的育苗、抚育和管护等培植费用。郁闭后的林木,一般只需要发生较少的管护费用。 2.林木资产的主要核算原则如下:
(1)购入时按照买价及相关的税费等计价;
(2)经济林木投产前的培植费用和非经济林木郁闭前的培植费用计入其成本;
(3)投产后经济林木以及郁闭后的非经济林木的管护费用应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计入经营支出;
(4)经济林木投产后,应将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部分在其正常生产周期内按直线法分期摊销,预计净残值率按照经济林木成本的5%确定;
(5)已提足折耗但仍然继续使用的经济林木不再摊销;
(6)死亡毁损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按摊余后的成本扣除应由责任人或者保险公司赔偿的金额后的余额,计入其他支出。 二、对外投资的核算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不断壮大除了自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经过规定程序批准后,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及其他资产投资于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或其他单位。 (一)对外投资的目的
1.有效地利用资金。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于市场经营上的特点,在某一时期可能会拥有超出自身经营需要的资金,村集体经济组织用部分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以获取投资收益。
2.影响或控制其他单位的经济业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了保障长久经营活动或控制所属单位或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可以通过投资形式持有某一单位的股权,从而影响或控制该单位。 (二)对外投资的分类
1.按对外投资的目的和期限分类
短期投资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购入的各种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有价证券等投资。短期投资的主要对象是股票、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便于随时出售变现的有价证券。短期投资的目的是利用正常生产中的暂时闲置资金,获取高于正常银行存款利息的利息收入或差价收入,待需要使用现金时即可变成货币现金。
长期投资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准备在一年内(不含一年)变现的有价证券及其他形式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其他投资等。长期投资的目的是获取投资收益或为了适应村集体经济组织长远发展的需要,保证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长期经济利益。 2.按对外投资的性质分类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对外投资按投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股权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投资性质不同决定了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关系不同。
股权性投资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股东身份对外投资。股权投资表明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存在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并承担与投资比例相应的风险。投资单位通过股权投资可以参与甚至控制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过程。股权投资又包括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是指通过购买股票向被投资单位投入资本;其他股权投资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货币资金、农业资产、固定资产等实物投资或以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与其他单位联合经营。
债权性投资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购入的债券或其他债权投资。债权投资表明投资者和被投资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不是所有权关系。投资单位一般不享有被投资单位经营活动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只有按约定条件从被投资单位取得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的权利。与股权投资相比,债券投资的风险较小,有较稳定的投资收益和确定的投资回收期。 (三)短期投资的核算
1.短期投资计价及投资收益确认的原则
短期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以及手续费等交易费用作为入账成本。
为简化核算,取得的短期投资中含有的已经宣告但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者已经到了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不需要单独核算,而是计入短期投资成本。
短期投资的收益包括短期投资存续期间取得的股利或利息收入,以及转让或兑付时的差价收益。短期投资持有期间取得的股利、利息或利润等,计入投资收益。短期投资转让或出售时,实际收到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会计处理
(1)短期投资增加的核算
【例1】三江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用银行存款购买甲公司股票,并准备在一年内变现,买价为16 500元,其中包括已宣告发放但未领取的现金股利500元。购买时以存款支付交易费用500元。 借:短期投资——甲公司股票 17 000;贷:银行存款 17 000
【例2】2007年7月1日,三江村集体经济组织以10 250元购买了2007年1月1日发行的3年期国库券准备短期持有,面值10 000元,年利率为5%,按年支付利息。
借:短期投资——证券投资——国库券 10 250 贷:现金 10 250 如果,承接上例,2007年12月31日,收到国库券利息500元。 借:现金 500 贷:投资收益 500 (2)短期投资出售、收回的核算
【例3】三江村集体经济组织出售持有的甲公司股票,甲公司股票原买价加交易费用共计17 000元,售价22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2 000 贷:短期投资——股票投资——甲公司股票 17 000 投资收益 5 000
【例4】三江村集体经济组织购买的一年期到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20 000元已到期,年利率为6%,本息21 200元已收讫并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1 200 贷:短期投资——证券投资——×××债券 20 000 投资收益 1 200 (四)长期投资的核算 1.长期投资的概念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不含一年)变现的有价证券等投资和其他投资。按照投资的性质,长期投资可分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三类。长期投资的计价原则与短期投资基本相同。 2.科目设置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设置“长期投资”科目。村集体经济组织以现金或实物资产(含牲畜和林木)等方式进行长期投资时,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该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实物资产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收回投资时,按实际收回的价款或价值,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投资的账面价值,贷记该科目,实际收回价款或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应收款”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款”科目;投资发生损失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按照应由责任人和保险公司赔偿的金额,借记“应收款”、“内部往来”等科目,按照扣除由责任人和保险公司赔偿金额后的净损失,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照发生损失的投资的账面金额,贷记该科目;该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长期投资的实际成本;该科目应按长期投资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例7】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机床一台对东方机械制造厂进行联营投资,该机床账面原价为100 000元,已提折旧30 000元,经评估确认其价值为80 000元。
借:长期投资——其他投资 80 000; 累计折旧 30 000 贷:固定资产——机床 100 000;公积公益金 10 000
【例8】接上例,三年后该机械制造厂清算,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投资7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70 000;投资收益 10 000 贷:长期投资——其他投资 80 000
【例9】接上例,假设三年后该机械制造厂清算,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该机床,经过评估,该机床价值为70 000元。 借:固定资产 70 000;投资收益 10 000 贷:长期投资——其他投资 80 000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的标准分类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列为固定资产。有些主要生产工具和设备,单位价值虽低于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也可列为固定资产。
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兼具生产经营和社区管理双重职能,用于社区管理和公益事业的固定资产,如村办小学和敬老院的房屋、建筑物、设备、车辆等,虽然不能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能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服务潜能,也列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按所有权关系可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按使用情况可分为在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等。一般情况下,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固定资产综合分为如下几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指直接用于生产经营或生产服务的各种固定资产。如生产经营用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及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指不直接用于生产经营或生产服务的各种固定资产。如医务室、广播站、幼儿园、学校等方面的用房、设备等。
3.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未投入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包括尚未投入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待安装的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以及停止使用一段时间的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包括不再适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需要,应作处理或准备处理的各种固定资产。 4.租出固定资产:指以租赁方式出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
【例14】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一事一议筹劳决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为该项工程投劳400个标准工日,当地每个标准工日平均工资为25元。发生的一事一议筹劳,应按当地劳务价格计算,计入公积公益金。 借:在建工程 10 000 贷:公积公益金 10 000
接例13,该工程领用自产河沙,河沙成本为3 000元。 借:在建工程 3 000 贷:库存物资 3 000
【例15】房屋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按实际成本158 000元转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158 000 贷:在建工程 158 000 其次,发包工程建造的固定资产 (3)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