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防水员应知应会题
1、煤矿防治水综合治理措施有防、堵、疏、排、截。 2、含水层是指能透过谁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3、进入工作面及巷道内的水称为矿井水。 4、矿井充水条件是充水水源、充水渠道。
5、矿井的最大涌水量是指开采系统在正常开采时雨季期间的最大涌水量。
6、矿井涌水量的测量方法有:矿井涌水量常用浮标法、堰测法、容积法和观测水仓水位法。
7、地质灾害的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8、现场作业发现水情的人员,应当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报告有关突水地点及水情,并通知周围有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或升井。 9、防水闸门必须灵活可靠,并保证每年进行2次关闭试验,其中1次应在雨季前进行。
10、雨季 “三防”指防洪、防排水、防雷电。 11、井下截水建筑物包括防水闸门和防水墙。
12、矿井防治水的“十六字”原则是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13、老窑水透水前的征兆是采掘工作面发现有挂红、空气变冷、出现雾水、水叫、顶板淋水增大、顶板来压、水色发浑、有臭味、煤壁发潮、松软出现裂隙渗水、瓦斯量增大等。
14、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
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15、探放老空水除了要遵循《规程》所规定的探放水原则外,还应遵循主动探放、先隔离后探放、先堵后探放、先降压后探放。 16、探放水牌板应悬挂于巷道迎头30米范围内,和巷道的掘进同步跟进。
17、探放水现场牌板主要包括钻孔设计示意图、钻孔数量、深度、角度、方位、钻孔成果,钻探施工队组、安全员、验收员签字等相关内容。
18、在探放水过程中,探水孔的终孔位置应始终保持超前巷道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超前距。
19、超前距根据水压、煤(岩)层厚度和强度及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确定,一般采用20米,探放老空积水的超前距不得小于30米。
20、探放水钻孔的孔口安全装置由孔口管、泄水测压三通、孔口水门和钻杆逆止阀等组成。
21、在允许掘进距离的终点处,探水钻孔之间的距离称为钻孔密度。
22、积水线是指经过调查核定的积水边界线,一般应沿老孔积水线或老孔边界平行外推60-150米,定为老孔的探水线,巷道进入此线就要开始探水;由探水线再外推50-150米作为警戒线。 23、探水钻孔除兼作堵水或者疏水用的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
得大于75㎜。
24底板水主要与水压作用、地质构造影响、隔水层厚度、矿山压力等因素有关。
25、熔岩水突水特点是:水压高,水量大,来势猛,涌水量稳定,不易疏干,危害性大。
26、矿井涌水量是矿山在建设开发过程中,不同水源的水通过不同途径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是矿井井筒涌水量、巷道涌水量和采区涌水量的总和。
27、突水点突水量的等级标准是:①小突水点:Q≤60m/h ②中等突水点:60m/h﹤Q≤600m/h ③大突水点600m/h﹤Q≤1800m/h ④特大突水点Q﹥1800m/h
28、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熔岩水。 29、地下水的来源有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含水层与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凝结水的补给;人工补给。 30、承压水头是从静止水位到隔离水顶板底面的垂直距离。
3
3
3
3
3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