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八课高考题汇编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回答1~2题。
1、(2008全国卷Ⅱ30)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 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 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08全国卷Ⅱ31).“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说明( )
①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②认识的升华必须扬弃传统经验的模糊性 ③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精确性认识的来源 ④精确性的认识必须全面继承传统经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08天津卷32). “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4、(2008江苏政治卷32).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
(全国卷II)5.“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全国卷II)6.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广东文基)7.“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重视量的积累 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C.把握适度原则 D.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广东文基)8.“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 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体现了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广东卷)9.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1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 辩证法、形而上学、 相对主义
(重庆卷) 10.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经历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造等阶段,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的积累过程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对社会关系的变革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回答21-22题
(海南卷)11.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③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④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28分)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中学高二(2)班的同学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 信息一 网络经济
国家工商、物价、卫生、农林等部门通过网络与遍布全国各地的检测点相联,及时掌握信息,对大宗物资储备、工农业产品价格波动、疾病防治等实施监控。众多企业通过网络在国内外建立了技术研发、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体系。当今,网络购物、网络教育、网络服务、刷卡消费等已经走进百姓生活。据统计,2009年“五一”三天假若里,某地居民跨行刷卡消费额达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
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发帖子、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就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国计民生问题,向各级政府决策部门进言献计,对各级政府及共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和监督。目前,各地政府陆续成立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惧网络上的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或回答咨询,这已成为继信访、接访之外群众表达民意的一各新时尚。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探讨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8分)
13、(2010高考广东卷37)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以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以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腐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以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
2
ACBCB CBAAD
答: (3)从联系观点看,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应当利用网络与社会生活广泛而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 具体联系,发挥网络便捷的功能。从发展观点看,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应当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径。
答: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熟悉过程。⑤做好量变预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预备。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