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梅花魂》说课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3:33: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公开课教案

6、《梅花魂》第二课时说课稿

华师附属梧桐湖学校杨文凯

说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孩子们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本文的教学将努力做到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充分挖掘课文的兴趣点和情感因素,为学生创设主动积极的情感空间,真正做到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说教材:

从课题“梅花魂”着眼,以理解“梅花魂”的内涵为突破口,寻找贯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这样的教学构想,抓住了课文的关键,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先指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的难点:老人爱梅花是爱祖国的表现。扫除学生自己阅读上的障碍。再放手让他们从文中的几件事中,寻找表现老人爱祖国、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内容。体现阅读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生成为主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教学中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歌曲《红梅赞》,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起到了很好地作用。针对本文内容含蓄、思想性深刻的特点,采用情感朗读来配合教学。让学生从读中悟情悟理。加之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一定能透彻地理解全文。

1

说学情

本文的主题为“梅花魂——赤子魂——国魂”。本文体现的是思乡之情,这是生活在父母身边、对社会缺乏认知的孩子们难以深刻体会的,特别是“梅魂”与“国魂”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同时,这一课又是一篇语言非常有特色的美文,更要求孩子们充分运用以前使用过的阅读理解办法,更好地去阅读,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说学习目标 A、知识目标:

1、进一步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腮边、白杭稠、甚至、无所谓、输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积累有关梅花的优美词句,背诵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借物喻人”的特点。 B、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

2、继续进行默读、品析的训练,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C、情感目标: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2、懂得“梅花魂”的深刻内涵,并受到这种品格感染。

2

说重难点

1、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了解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借物喻人”的特点。

2、难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梅魂-赤子之魂-国魂)。 说教学过程: 学习指南:

一、我会用心地把课文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二、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我还想把这些好词抄写两遍,并会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三、通过预习,我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可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去概述。) 四、课前积累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课堂教学

一、课前播放《红梅赞》,导入新课。学生谈感受 二、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用小标题的形式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梅魂又是怎样的呢?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又是怎样来表现“梅花魂”的?(明确任务)

3

三、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 1、质疑: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2、自由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PPT出示删掉“轻轻、慢慢”与原句的对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学生带着问题在读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集体背诵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4

搜索更多关于: 《梅花魂》说课稿 的文档
《梅花魂》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r7fp8dh378c83h0epna2cg5h8ins2016b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