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密切关注高考英语学科的动态,积极参与学校和教研组组织的各种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吸取他们先进的教学手段,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
五、经常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分析,努力提高自己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水平,及时总结自己在英语教学上的心得体会。
从开始工作至本学期结束,我顺利的带完了一轮高中,但其中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
高考成绩早已公布,我带的班级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总觉得我所担任的英语科的高考成绩不是太理想。学校对高三任课教师的成绩也进行了总结,可喜的是我的教学成绩位于同学科第一名,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有可能下学年我还带三年级的课。为了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将本学年的教学工作做一简单回顾。
1. 了解学生,了解学情,尽快度过磨合期。本学年我教的三个班都是新接的班,一个文科班基础较好,两个理科班基础稍差。通过和学生交谈及走访任课教师及时了解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同时让学生尽快明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教学方法,以便尽快度过磨合期。
2. 加强学法及做题技巧的训练和指导。
3. 实施分层次教学。按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水平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帮助他们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计划和目标。层次不同作业量、课外练习及课外阅读的量也有所不同。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尽力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4. 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堂教学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5. 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倡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多布置一些探究性学习的任务,减少重复性的练习。
6. 培养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 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尽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8. 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同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感染学生。 存在问题:
1. 由于班级学生较多,仍有少数学生未完全照顾到。 2. 练习量有些过大,从而减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3. 课外阅读抓的不够。
4. 还没有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下学年是高三实行新课标的第一年,而我还没有接触过新课标教材。我必须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学习新课的教学理念,通读一下高一高二的新课标教材,以便尽快适应新课标教学。另外,在教学中我将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虚心学习,加强研究,不断完善,追求高效课堂,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力争在教育教学方面再创佳绩。
从2006年—2007年的初步接触,到2007—2008的进一步熟悉,再到今天的全省教师培训,可以这样说,每次学习都有很大的收获和提高,尤其是对新课程、新教材的认识。下面,就我本人在实践历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及自我解决方面,与老师同仁们交流一下。
我省的新教材大约有四个版本,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和大象版,我校采用的是岳麓版,不管是哪种版本,均已以专题讲授为最大特色,新知识体系使今天的历史教学势必面临许许多多的新挑战,我个人的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首先,专题知识探究性强,材料丰富新颖,具有挑战性和可取舍性,教学难度大,学生不易掌握和运用。
其次,专题新知识的学习缺少铺垫,各知识点的联系松散。
再次,专题之间和内部知识时空跨度大,跳跃性强,不易掌控和熟知。
最后,某些知识点在不同模块或章节中反复出现,处理方式要求高。
下面我以必修(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具体谈谈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在新课标指导下的编写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1、从时间上来看,纵跨自夏商周到明清整个中国古代的几千年历史
2、从内容上来看,涉及内外服制度、分封宗法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多种类型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
3、从知识点内部关系来看,由于各政治制度纵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有联系,但差异性明显,很难总结共性,不易掌握
4、从整个高中历史课程来看,政治、经济、文化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若无部分经济和文化上的史实为铺垫,掌握这些政治制度时则显得孤立、突兀。
当然,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一些,面对这些问题,我在处理教材时一般是本着这样几个原则:
首先,宏观掌握该专题的基本脉络、特点及其在整个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地位,甚至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熟悉该专题在高考的地位。
第二,授课时注意紧紧抓住一条主线,即该专题的灵魂和主旨,让琐碎的知识点依附在这条主线上,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三,努力教会学生用比较、概括的方法来处理具体的知识点。
第四,适当穿插通史基本内容的讲解,让那些看似无牵连的知识点不再孤立,变得有血有肉,从而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减轻记忆负担。
第五,适量将后面的政治、经济、文化模块的相关内容前提,使学生能够从宏观上掌握历史知识和专题性质。
随着这几天的教师培训,本人通过视频学习及与各位老师们在网上交流,感觉很有长进。前文所述,仅是我个人主观感受,希望专家、同事批评指正,在自不胜感激。
回首高三这一年的教学工作,对自己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磨砺,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今年高考英语阅读量的增加,促使我更多的去学习、研究题型和高考,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强的的考试技巧指导及训练,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以下就我对复习备考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简要作以总结。
一、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
在高考前我认真学习并分析了高考题的类型,目的是总结规律寻找突破口。从历年高考试题的整体研究中找共性;找趋势;开拓性地抓复习备考,制定了针对性的复习。
二、制定计划,加强复习的目标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