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二次悬挑-屋面挑檐扣件式钢管悬挑支撑架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6:16: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载标准值计算如下:

永久荷载:①模板及其支架自重0.75KN/m2;②平面部分楼板自重2.5KN/m2。

活荷载:①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1.5KN/m2;②振动荷载2KN/m2。 4.2架体受力计算 4.2.1 立杆A2B2

支撑钢管按集中荷载作用下的3跨连续梁计算,取悬挑梁界面两侧立杆的纵距作为支撑钢管的计算跨度,每个扣件连接点作为支座。计算简图如图4所示。计算所得A2点的最大支座反力为P=12.6KN>[F] =8KN(式中[F]为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设计值),说明单扣件抗滑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故此处采用双扣件。再按照图3计算斜拉杆和斜撑杆的内力。

4.2.2 斜撑杆OB2

为压杆,经计算,其内力为S=8.78KN>F=8KN,扣件不满足要求,故此处采用双扣件。

杆件的计算长度:l=kμh=3717mm,其中k为受压杆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μ为考虑脚手架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2.377;h为斜杆的步距,h=1354mm。

则λ=l/i=236<[λ]=250,不满足要求。其中,i为φ48mm*3.5mm钢管的回转半径,区15.8mm;[λ]为受压杆件的容许长细比,按规定取250。

由λ=236,查表得:φ=0.131。 则压杆OB2的压应力为:

σ=S/(φA)=136N/mm2<f=205 N/mm2 其中f为钢管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4.2.3 斜拉杆MB2

为拉杆,经计算,其内力S=6.35KN<F=8KN,扣件满足要求;由于其内力小于压杆OB2的内力,故其刚度及抗拉强度也能满足要求。

4.2.4 水平杆件PB2

内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5.转角处搭设情况

挑檐转角处,由于支撑转角处受力最大的斜撑杆,设双斜撑杆;同时在柱根部设置钢管箍,受力较小的斜撑杆支撑在钢管柱箍上,斜拉杆与梁底处的钢管柱箍相连。经计算个杆件均能满足要求。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浇筑梁板混凝土时,按照先里后外、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进行,确保满堂内脚手架比悬挑架先受力,以防倾覆。。

(2)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不得直接倾倒在悬挑部位的梁板内,而应倒在框架边梁的内侧,有人工铲运至悬挑部位,以减小泵送混凝土对悬挑部位的冲击。

(3)操作人员不得在悬挑部位集中,要分散开来,由尽量少的人员在悬挑部位进行操作。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看护支撑系统,不少于2人,密切注意支撑系统的变化。

7、大跨度挑檐扣件式钢管悬挑支撑架分段搭设完成后,项目部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等人员对支撑架体进行验收,书面填写验收意见,验收合格后,对架体进行满载试验,堆载荷载为设计值的1.2系数,堆载试验时间不得小于24小时,堆载试验期间技术员要对支撑架的杆件变形、扣件受力、外架基础进行检测,没有意外情况方可进行砼浇筑。

三、技术安全措施

⑴脚手架搭设前,应按《建筑施工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1)、(J43-2000)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⑵对钢管架、配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架、配件。

⑶搭设在脚手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

⑷不配套的钢管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竖直脚手架支撑系统。 ⑸脚手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⑹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⑺水平加固杆应设在脚手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脚手架立杆外侧并连牢。

⑻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 ⑼模板支撑和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⑽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⑾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⑿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⒀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⒁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⒂拆除模板脚手架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四、预防坍塌事故的技术措施

⑴模板作业前,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经理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⑵模板作业时,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

⑶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⑷楼面、屋面堆放模板时,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

⑸装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定型模板或散板等要拿起稳妥堆放,以防坍塌事故发生。

⑹安装外围柱模板、梁、板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并挂好安全网,脚手架搭设高度要高施工作业面至少1.2m 。

⑺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五、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⑴支模工程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公司技术部审批签字;高支模安装完毕后,需经质安部、技术部等有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绑扎钢筋等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⑵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学习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工人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办好签字手续。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交底。

⑶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身体不适或上岗前喝过酒的工人不准上岗作业。施工现场项目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⑷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

⑸项目部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

⑹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护栏围好,护栏要牢固可靠,护栏高度不低于1.2m,然后在护栏上再铺一层密目式安全网。

⑺高处作业前,应由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六、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

⑴大截面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不超过500mm。

⑵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检查支顶有无松动、倾斜、弯曲,模板、钢

二次悬挑-屋面挑檐扣件式钢管悬挑支撑架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ro5u34f9o1symv1jox557eja0pqs3006ki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