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 年级 地理 学科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制人: MENG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成功。 No pain , no palm ; no throns ,no throne ; no gall , no glory ; no cross , no crown .
第二章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农业为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美国的地形、气候图,说明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能够根据美国农业生产
的分布,说明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能够说出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法——通过获取美国地形、气候、农业、地域分布等地图中的信息,综合
分析、判断美国的农业条件及特点;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的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美国现代农业的了解,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洋为中用”,
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得发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自主学习·互动展示·当堂检测】 模块 自学内容 * 学法指导 * 随堂笔记 学法指导1:回顾思考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夯 实 基学法指导2: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认真阅读分析课本51页美国本土地形及美国础 本土气候类型图,参照学习目标,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
结合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课本P52活动题 1.从水热条件分析,美国哪些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 2.北方冷空气可以侵袭到墨西哥湾沿岸,甚至可达佛罗里达州南部,使气温骤降,亚热带作物遭受冻害,为什么冷空气的影响范围如此广大? 3.分析地形对美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 升 能 力 结合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及课本材料分析回答课本P53活动题 1.分别指出美国的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和棉花带分布的大体范围 2.分析美国的自然条件对美国农业带分布的影响。 【基础过关】 当 1.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 堂 A、阿根廷 B、澳大利亚 C、法国 D、美国 检 2.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农业的优越的区位条件( ) 测 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 B.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C.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D.水陆运输便利,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加利福尼亚州的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的放牧业→大田作物→蔬菜、水果、乳------------- 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影响这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经济效益 B.交通运输条件 C.国家的政策与法规 D.优越的自然条件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表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的序号是( ) A.⑥ B.⑦ C.⑧ D.⑨ 5.①农业带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无霜期短 C.土地贫瘠 D.市场广阔 6.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 B.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C.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 D.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 【能力提升】 右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7~8题。 7.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8.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1993年的那场黑风暴,只看见天边远远地升起了一大片灰黄色的云雾,那片云雾就如故事中描写妖怪出山那般,以非常迅疾的速度遮天蔽日地向我们的村庄覆压过来。据此完成9~10题。 9.“黑风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①大风 ②过度垦荒 ③破坏植被 ④气候干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我国最容易出现文中描述现象的区域是( ) A.塔里木盆地 B.河西走廊 C.河套平原 D.青藏高原 右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1~12题。 ------------- 1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1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回 顾 反 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