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
【真题速递】
1.(2019·全国Ⅲ卷)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A. A 【答案】A
【解析】A、氯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不能制备次氯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选;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双氧水的分解,因此可以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选;C、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与乙酸乙酯不反应,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选;D、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可以制备二氧化硫,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选。
2.(2019·全国Ⅱ卷)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实验操作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A 量的乙烯后静置 B 层 实验现象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目的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B. B
实验 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 C. C
D. D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C 稀盐酸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
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A. A 【答案】A
B. B
不变 C. C
D. D
【解析】A.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无机小分子,则实验现象中不会出现分层,A项错误;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洗气瓶,发生反应为:CO2+2Mg
2MgO+C,则集气瓶因反应剧烈冒
有浓烟,且生成黑色颗粒碳单质,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B项正确;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
2-+
盐酸,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2O3+2H=S↓+SO2↑+H2O,则会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溶液变浑浊,
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C项正确;D.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的铁粉,铁粉会将溶液中所有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使黄色逐渐消失,充分震荡后,加1滴KSCN溶液,因震荡后的溶液中无铁离子,则溶液不会变色,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D项正确;
3.(2018·江苏)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答案】B
【解析】A项,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烧杯,装置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氯气需要加热,装置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项,吸收Cl2应用NaOH溶液,装置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新课标卷Ⅱ)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4. (2018·编号 实验目的 L的配制0.4000 mol·A NaOH溶液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B 性 化 量瓶中定容 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1实验过程 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
C 制取并纯化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D 的影响
【答案】B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冷却后方可转移到容量瓶中,则A错误;B.铁离子具有氧化性,维生素C有还原
3+2+
性,Fe被还原生成Fe,,溶液颜色发生变化,B正确;C.氢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2
溶液、浓硫酸即可除杂,C错误;D.根据反应的方程式为HSO3-+H2O2=SO4-+H++H2O,这说明反应过程中没有明
显的实验现象,因此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 5.(2018·新课标卷Ⅲ)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燃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 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答案】B 【解析】
A项,加几滴CuSO4溶液发生反应:Zn+Cu2+===Zn2++Cu,Zn与置换出来的Cu及稀H2SO4构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放出H2的速率,A项正确;B项,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项错误;C项,黄色是Na+的焰色,C项正确;D项,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既不能太少,也不能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D项正确。
6.(2017·新课标卷Ⅲ)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目的 操作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A. 取20.00 mL盐酸 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C.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D. 配制浓度为0.010mol?L的KMnO4溶液 ?1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答案】B
【解析】A项,滴定管最大刻度至尖嘴部分液体不在刻度内,若把30 mL刻度处的液体全部放出,其放出液体体积大于20 mL,错误;B项,碘易溶于酒精,故可用酒精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的试管,正确;C项,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不能用水润湿,否则溶液被稀释,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错误;D项,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应在烧杯中溶解固体,不能直接把固体放在容量瓶中溶解,错误。 7.(2017·新课标卷Ⅱ)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 现象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CO2具有氧化性 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显碱性 结论 还原性:Fe>Fe2? A. 向2 mL 0.1 mol?L?1的FeCl溶液中加足3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C.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D.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答案】C
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3+2+2+
【解析】A选项:发生的反应为2FeCl3+Fe===3FeCl2,Fe将Fe还原为Fe,所以还原性:Fe>Fe,A选项能推
出相应结论;B选项:发生的反应为4Na+CO2C+2Na2O,CO2中C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CO2
NH3↑+H2O+CO2↑,由于NH3与水反
有氧化性,B选项能推出相应结论;C选项:发生的反应为NH4HCO3
H2O,NH3·H2O显碱性,所以石蕊试纸变蓝,C选项不能推出相应结论;D选项:生成了AgI沉淀,没应生成NH3·
有生成AgCl沉淀,所以Ksp(AgI) 【考纲解读】 考点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 内容 说明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高考必考点[(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之一,常以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选择题的形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式出现 【知识梳理】 一、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 1.写出下列化学仪器的名称 (1)可加热的仪器 、 、 、 、 、 (2)计量仪器 、 、 、 、 、 (3)其他仪器 、 、 、 、 、 二、化学基本操作及安全 1.药品的取用 (1)根据药品的性状和用量选择取用方法 取用 固体药品 药品 粉末 使用 仪器 2.试纸的使用 (1)类型及作用 液体药品 块状 一定量 少量 多量 一定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