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 第一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讲解 ) 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4:26: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必须洁净、干燥、不漏水

B.实验室里需要480 mL 2.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溶液时先称量氢氧化钠固体38.4 g,然后再按照溶解、冷却、移液、定容、摇匀等步骤进行操作

C.25 ℃时,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浓度的NaOH溶液,一小段时间后,NaOH溶液的浓度可能增大,也可能不变 D.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1的硫酸亚铁溶液,其操作是:用天平称27.8 g绿矾,放入500 mL容量瓶,加水溶解、稀释、定容、摇匀 【答案】C

A错误;L-1×0.5 【解析】容量瓶干燥与否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只能选取500 mL容量瓶,则称量药品质量=2.0 mol·L×40 g·mol-1=40 g,B错误;用惰性电极电解NaOH溶液的实质是电解水,一小段时间后,如果溶液是不饱和的,则浓度增大;如果溶液是饱和的,则浓度不变,C正确;溶解绿矾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D错误。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为控制流量,应该用分液漏斗,A错误;浓硫酸与铁反应需要加热,B错误;从食盐水中得到氯化钠晶体需要蒸发,蒸发需要蒸发皿,不能用坩埚,C错误;可以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5.00 mL氢氧化钠溶液,D正确。 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可通过蒸馏或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 B.做金属钠和水反应实验时,切割下来的表层物质,也不能直接丢弃到废纸篓里,而应放回原试剂瓶

C.酸式滴定管在润洗时,可在滴定管中加入少量待装液,润洗后将溶液从滴定管的上口倒入废液缸中,重复2~3次,润洗完毕

D.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当高锰酸钾晶体结块时,应在研钵中用力研磨,以得到细小晶体,有利于加快反应或溶解的速率 【答案】B

【解析】A项,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得到乙酸钠,不是乙酸,错误;B项,做金属钠和水反应实验时,切割下来的表层物质中含有钠,容易与水等物质反应,发生意外事故,故不能直接丢弃到废纸篓里,而应放回原试剂

瓶,正确;C项,酸式滴定管在润洗时,可在滴定管中加入少量待装液,润洗后将溶液从滴定管的下端放出,重复2~3次,错误;D项,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当高锰酸钾晶体结块时,不能在研钵中用力研磨,以防止发生高锰酸钾晶体的迅速分解而发生意外事故,错误。 5.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玻璃棒应该在刻度线以下的位置,A错误;长导管不能深入液面过多,会出现倒吸,刚刚没入液面即可,B错误;用碱溶液和铵盐制备氨气,需要加热,D错误。 6.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高 【答案】D

【解析】二氧化氮和溴都能把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使试纸变蓝,A错误;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有黏性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不易打开,B错误;苯的密度小于水,且不和水互溶,所以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错误;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所得溶液浓度偏高,D正确。

7.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Ⅲ装置之后缺少干燥装置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答案】D

【解析】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为减少的氧元素的质量,U形管的质量差为对应生成水的质量,水的质量减去氧元素的质量,即为氢元素的质量。A、B项测得氧元素的质量为真实值,水的质量偏大,则氢元素质量偏大,故有m(H)∶m(O)>1∶8;C项中测得的氧元素的质量偏小(因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这时测得的氢元素的质量为“真实值”,故有m(H)∶m(O)>1∶8。

考点三、试剂的存放与实验安全

1.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 (1)试剂瓶及瓶塞的选择

?固体:用广口瓶?

根据药品状态?

??液体:用细口瓶

??易分解:用棕色瓶

根据见光是否分解?

?不分解:用一般试剂瓶?

??玻璃塞:不能盛放碱性物质

根据酸碱性?

?橡胶塞:不能盛放强酸性、强氧化性物质?

(2)试剂的保存方法

化学试剂都应注意妥善密封保存于试剂瓶中。对于易变质、易挥发或有危险性的化学试剂,还应根据性质采取特殊的保存方法。

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起反应的药品应隔绝空气保存。如钾、钠应浸在煤油中;白磷放在水中,使之与空气隔绝。

②易潮解、挥发、吸水的药品应密封保存。如固体NaOH、浓盐酸、浓硫酸等。 ③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放在棕色试剂瓶中,放置于阴凉处。如AgNO3、浓HNO3等。

④液态溴有毒且易挥发,应贮存于细口瓶中,加水封,加盖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并放置于阴凉处。 ⑤易挥发、着火的药品应密封保存并放置于阴凉处,远离火源。如乙醇、乙醚、苯等。

⑥盛放药品的器皿应不能跟所盛药品反应。如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应用橡胶塞。 2.玻璃仪器的洗涤

(1)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2)常见残留物的洗涤

残留物 容器里附有的油污 容器壁上附着的硫 试管壁上附着的银镜 AgCl 容器内残留的MnO2

3.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

洗涤剂 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 CS2或热的NaOH溶液 稀HNO3 氨水 热的浓盐酸

4.常见实验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 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 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 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 苯酚沾到皮肤上 误食重金属盐 水银洒到桌面或地面上

典例1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答案】D

【解析】A项,氢氟酸会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浓硝酸会腐蚀(氧化)橡胶塞;B项,汽油或煤油会使橡胶塞溶胀;C项,由于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会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且二者见光不分解,不用放于棕色瓶中;D项,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时,为防止氯水腐蚀(氧化)橡胶塞,用磨口塞,为了避免硝酸银见光分解,应存放在棕色玻璃瓶中。

典例2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检验CO的纯度,简单方法是用排空气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听爆鸣声;②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

处理方法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用湿抹布、石棉或沙子盖灭,不能用水灭火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5%的稀硼酸 用酒精擦洗 服用大量牛奶或蛋清,并及时送往医院 撒上硫粉并进行处理

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③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不时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④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稀小苏打溶液;⑤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加入到盛水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 A.①② B.③⑤ C.③④ D.④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操作知识。可燃性气体验纯通常采用排水法收集,①错;废液应在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②错。 【规律总结】

实验室操作应当注意三禁七防

三禁:

(1)任何化药品都禁止手触、鼻闻、口尝。 (2)禁止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禁止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 七防:

(1)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或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2)防暴沸:浓硫酸的稀释或浓硫酸与酒精、浓硝酸的混合;加热液体要加碎瓷片(如石油的分馏)等。 (3)防失火:实验室中可燃物质要远离火源。

(4)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l2,SO2,NO,NO2等)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5)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安全瓶。 (6)防烫伤:取热的蒸发皿及坩埚要用坩埚钳而不是用手。

(7)防仪器炸裂:试管在加热时要先均匀受热;用试管加热固体时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集气瓶中的燃烧反应有固体生成时加少量水或铺细沙;禁止将热的仪器放入冷水中冲洗。

【考点三精炼】

1.下列试剂:①浓硫酸、②氯水、③硝酸银、④浓硝酸、⑤浓盐酸、⑥溴化银,其中必须用棕色试剂瓶装的有(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⑤⑥ D. 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①浓硫酸没有感光性,因此不必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错误;②氯水中的HClO光照分解,因此必须用棕色试剂瓶,正确;③硝酸银光照分解,因此必须用棕色试剂瓶,正确;④浓硝酸光照分解,因此必须用棕色试剂瓶,正确;⑤浓盐酸有挥发性,没有感光性,因此不必须用棕色试剂瓶,错误;⑥溴化银光照分解,因此必须用棕色试剂瓶,正确。故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⑥。 2.下列物质的存贮方法错误的是( )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 第一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讲解 ) 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sdso5tr6y3bj0w6iip07zlrl1bkfq01313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