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互动教学董砚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单纯地把学生当成知识接收器,教师讲得多,师生互动少,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教师只要求学生认真听自己的讲授,却很少顾及学生的反映和心态,学生的真实思维不是被教师忽略,就是因教师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被打断,从而阻隔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反馈,失去了相机诱导的良机,没有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这种关系下的课堂气氛沉闷、单调、乏味,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思维僵化呆板,综合能力得不到发展,课堂教学效能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多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情景中的师生互动教学,是以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共同发展的一种高效的教学形式。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何种师生互动策略、互动程度和信息交流、反馈情况。教师是否能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关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民主、轻松高效的课堂氛围呢?
—、首先是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冷暖亲疏直接决定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威信和亲和力,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心态和学习激情,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因此,要做一个合格的初中物理教师,首先是要和学生成为真正平等、知心的朋友,取得学生的理解、认可、信任和支持。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真正融入教育教学过程,营造一种师生间平等、亲和、融洽的教学氛围,这既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的情感基础,也是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创设真正、高效的互动氛围,形成真实、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渠道;只有在在师生真诚的对话、辩论、交流、沟通中,才能达到从真情交融渐进到心智交融,形成教与学相互推进的氛围,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初中学生产生注意的基础和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形成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表现在理想、态度、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对成功和地位的向往、对教师的认同等方面,这种意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清晰,目标明确,思维活跃,情绪稳定,意志坚韧,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恰当的“开场白”、设置悬念、榜样鞭策、激励鼓动、增加趣味、学生辩论、探究推理、动手操作、课外调查、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