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植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
2.初步学会植树的一般方法和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 3.养成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植树的一般操作和养护管理的操作 教学难点:栽植的深浅.操作时学生难以把握 教学准备:树苗 铁锹 剪刀 水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
①植树造林不但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 ②植树造林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大事 2.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 植树造林活动.
3.为什么选择3月12日为植树节?
春季,在下雨前的一两天植树最好,因为这些天气的空气湿度大,栽植前后树叶水分蒸发减少,能使数目成活率高 二.介绍植树的一般方法
1.植树的工具:铁锹 剪刀 水桶等 2.植树的一般掌握
①侧枝:若果树苗的枝条过多,移栽后仍需蒸发大量的水分,可能造成供养不足,使树苗枯萎死亡.所以在移栽树木时要进行合理剪枝.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促使树木的成活
②挖坑:用铁锹在将要植树的地面上挖一个树坑,树坑的深度和直径要比树苗的根系或所带的土球大一些
③栽植:先在树坑的底部回填部分松土,然后将树苗轻轻的放入树坑中扶正,一边填涂土一边将土踩实
④浇水:泥土回填完毕后,现在树坑周围挖成高15–20cm的土壤,土坑内地应大于树穴,槽约10cm,然后向土壤内浇足够的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土根紧密结合,以利用根系的发育,最后盖土成丘. (注意: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 三:课堂交流
1.为了让小数健康成长,使其造福人类,植树后的养护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对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总结:养护管理时应该浇水,施肥,除草等等 四.时间活动
1.联系区委会,少工会给学生创作机会 2.在时间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6
第5课.可爱的小陶童
教学目标:1.学会对黏土的捏,揉,搓,压等技法
2.能制作出原粒形内空的泥人胚子,并对胚子进行刻画,上色等美化,完成彩色小陶童的制作
3.了解泥土到烧制成陶器的过程,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对黏土的捏,揉搓等技法 教学难点:是对胚子的雕刻
教学准备:黏土,圆柱体棒,彩色颜料笔,小刻刀,釉,烤箱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陶器是由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灰陶,江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店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中间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台湾的陶塑,崇宁的雕镂陶等文明于世,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制作小陶壶 二、设计制作方案
1.阅读课文“陶器的制作”小组讨论设计十个小陶壶的制作方案 2.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制作方案及分工 三、学学做做
1.圆柱体棒做模具,在模具外围上一圈料土(注意:模具的外形要简单以便脱模) 2.将料土捏成小彩童的基本形状:8字形,上面是脑袋,下面是身体 (注意:头要大一些才可爱)
3.用小竹签或小刻刀在料土上刻出小彩童的帽子,头发,头巾等,并用收捏出娃娃的圆脸蛋 4.将彩童晒干后,涂上颜色
(晒干泥胚一定要方在阴凉处,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否则容易裂开) 四:作品展示
1.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交流 2.请个别学生进行经验介绍 五、课外扩展
课外学做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其他动物
7
第6课.哈哈照相机
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纸工的剪.切.画等技法,学会做一件纸工小玩具,在制作过程中了解到橡皮筋动力的作用
2.通过纸工玩具的制作,增及童趣和童乐,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并且提高对纸工玩具制作的兴趣和制作发明的欲望
教学重点:相机的构造和设计 教学的难点:橡皮筋的安装
教学准备:卡纸 橡皮筋 棉线 图片 剪刀 小刀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我们利用一些卡纸和橡皮筋,制作一部有趣的玩具照相机,不过里面的照片可以事先准备好,就看你怎么给小伙伴一个惊喜了 二、新课引入
1.请学生谈谈有关照相机的更新过程
2.教师引入:哈哈照相机 是20实际60年代的玩具 3.作品欣赏:思考
①为什么拉制棉线后,哈哈照相机的镜头会晚上弹?
②相机内的照片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你会设计出更生动有趣的照片来吗? 4.小组合作:尝试分工 三、学学做做
①先将两张扑克牌大小的卡片上下对齐,在卡纸上点A.B.C三点,将卡纸分成四等分 ②以B.C两点为中点画一个长方形,并在A.C两点的右侧取两点为点D.E
③用小刀按长方形的外廓线切割,并将纸片向上翻折,当作相机的镜头,然后在A上钻个小孔,穿上单根橡皮筋,并打个结,另一头穿过点F打个结,注意调整好橡皮筋的拉力,使他打开穿
④在点D’和点E’处,用两根橡皮筋横向固定
⑤在点E处的橡皮筋中间系一条细线,拉动细线使橡皮筋下垂,这对照相机的镜头就打开了 ⑥准备拍照,盖上镜头 ⑦拉动细线,镜头向上翻 四、学生评价
1.根据相机的制作,美化和创新进行评价 2.交流创新
照相机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利用各种之和或其他物品,设计制作更多的照相机 五、课外扩展
让学生模仿小记者采访同学,进行拍照
8
第7课.常春藤扦插育苗法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常春藤扦插育苗的一般方法与优越性 2.初步学会常春藤扦插育苗及扦插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 3.养成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 教学重点:常春藤扦插育苗操作 操作难点:插条扦插技巧及扦插管理
教学材料:常春藤插条 剪刀 铲子 洒水壶 花盆 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
1.扦插育苗是植物繁殖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具有繁殖速度快,插条易采集,遗传性状变化小,管理方便等特点
2.思考:怎样做才适合常春藤插条的成活?
(使泥土保持一定湿度,前期需要适当遮光,冬季适当保暖) 二、学学做做
1.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①修剪插条:常春藤的插条厂10–15cm,一般有3个结位,扦插前剪去下端的叶子 ②做苗床,根据插条的多少,设计并做好扦插育苗的苗床(花盆)
③扦插:在苗床泥土中间铲子梨出深10cm的插槽,将插条2/3插入,用手按实泥土(注意:株距3cm)
④浇水:扦插完后浇水
(注意: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
三、课后管理1.课堂中常春藤扦插操作主要看准备是否充分 2.课后管理是关键,包括后期的及哦水,扦插成活率
9
第8课.校服上的小标记
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中国四大名秀的有关艺术特点及常用针法 2.了解并初步掌握绣花的基本针法,斜行针,链边针,锁边针等 3.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并完成校服上的小标记 教学的重点:了解并初步掌握绣花的基本针法的技能
教学的难点:自行设计一个简单图案并完成 校服上的小标记 教学准备:针 剪刀 绣花线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哪些地方需要绣花? 2.你会绣花吗?打算绣怎么样的图案作为校服的标记呢? 3.介绍中国的四大名绣
①苏绣。艺术特点: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其图案修理,题材广泛,技巧活泼灵动 常用针法:齐针 散套 打点
②粤绣。艺术特点:构图紧密热闹,色彩富丽,绣线较粗且松,针纹重叠微凸。 ③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齐整。 ④湘绣:以图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直,风格豪迈。 4.上网查材有关绣品,让学生欣赏。 二.学学做做:
1.学习绣花的一些基本针法。 ①斜行针 ②回针
③连环针:绣成链环状。
④齐针:是绣花中用途较广的一种针法。 2.在校服上绣图案的上步骤介绍。 ①将设计好的图案用铅笔画在校服上 ②用绣花绷将校服绷紧 ③用齐针绣图案。 3.学生尝试
三.学生学会用十字绣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