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23:09: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下列语段适合放在________段后,并说说理由________。

金银首饰为人们所青睐,常将其作为身份尊贵的标志。殊不知,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的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掺入了少量钢、铬、镍等材质。美国专家检验了几千件首饰,有近百件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果长期佩戴,很有可能诱发皮肤病甚至皮肤癌。

【答案】(1)生病了到医院胸部透视;房子装修时用的材料含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质;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就收到过天然或人为的放射性污染;生活中燃煤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一些饰品中含有核辐射;旅游乘坐飞机时接受高空宇宙射线。

(2)举例子;具体的说明了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辐射,有些产生的核辐射还很强

(3)当然也不必谈辐射而色变。 (4)C

(5)6;引文说明了金银首饰在制作过程中渗入了放射性物质,与第六段介绍的内容:形形色色的视频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相一致。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第②段介绍生病了到医院胸透,第③段介绍房子装修用的材料含有放射性物质,第④段不少水源有放射性污染,第⑤段说明燃煤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第⑥⑦段说明一些首饰中含有核辐射,第⑧段说明旅行坐飞机接受高空宇宙辐射。

(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解答时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第六段列举形形色色的饰品具有辐射的例子,具体的说明了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辐射,有些产生的核辐射还很强。 (3)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根据“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就能将其危害削减到最低限度,而不至于影响健康”,可知第九段所要填写的句子应该是一个过渡句。可填写:当然也不必谈辐射而色变。

(4)此题考查说明对象、说明语言、过渡句等,解决此题要充分了解课文内容,结合内容来判断正误。C项错误,因为这个句子只起到了承上的作用,没有启下的作用。 (5)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所给的语段写的是金银首饰也能产生辐射,此内容与第六段介绍的内容:形形色色的视频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相一致。所以应放在第六段。

故答案为:(1)生病了到医院胸部透视;房子装修时用的材料含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质;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就收到过天然或人为的放射性污染;生活中燃煤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一些饰品中含有核辐射;旅游乘坐飞机时接受高空宇宙射线;

(2)举例子;具体的说明了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辐射,有些产生的核辐射还很强;

(3)当然也不必谈辐射而色变; (4)C;

(5)6;引文说明了金银首饰在制作过程中渗入了放射性物质,与第六段介绍的内容:形

形色色的视频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相一致。

【点评】识记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结合具体的句子正确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4.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快乐是一种能力

①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异。为什么?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

②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靠思考、靠分析、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这种能力不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对_______要_______、对_______要_______、对_______要______。

③人非圣贤,有错难免。这种错,或是讨论中讲了错话,或是创新实践中做了错事。孔子说得好:“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之方也,亲亲为大也;亲亲为大,和睦相处,就可快乐起来、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以己为喻,方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谅人所不能,起人所不知,礼人所不欲,让同事、同志间的快乐、和谐元素骤然变长,不快乐、不和谐的因子渐而化小。地厚者自平,宽容者自乐。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业是成正比的,在容人中,宽容者得到的不仅是乐,还有事业的成功和发展。《论话》中说:“宽则得众。”得众者得快乐得成功。

④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深山老林虽然天蓝水绿,但老百姓饭碗里的东西却未尽可意;城里的物质五光十色、丰富异常,但烦躁与污染却时时惹人烦恼,事情就是这样: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对事,用“两点论”。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转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一蹶不振。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今天,快乐奔明天。

⑤人不能没有信仰。缺失信仰,精种就会空虚,灵魂就无所依存。今天我们信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信仰就要居敬以持其志。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坚信,黄河之水无论转多少弯、遇多硬的岩,照样奔腾到海不复还: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论路多远、道多难,一定能冲破重重关山最终实现。事情就是这样:只有极度信服、尊重并为之奋斗的才能叫信仰。这种信仰,与志相联,我有钢铁般的强度,既坚硬无比,有难不知难;又韧性无比,有苦亦觉甜,在呼啸前进的过程中,乐观主义伴始终。

⑥快乐是能力,能力兴于细微。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_______________,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是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1)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快乐是一种能力

B. 快乐是能力,能力兴于细微。

C. 实现快乐的能力是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的 D. 快乐能力的形成过程和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 (2)第①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联系全文,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对________要________、对________要________、对________要________。 (4)①下列内容填入第⑥段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慎思不断,好学不倦,笃行不变,明辨不止 B.笃行不变,慎思不断,好学不倦,明辨不止 C.好学不倦,慎思不断,明辨不止,笃行不变 D.明辨不止,慎思不断,笃行不变,好学不倦 ②请简析这样选填的理由。

(5)下列相关链接内容,可用作第________段的事实论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相关链接)

1896年,居里夫妇立志向放射性研究领域进军,在一间原来用作贮藏:闭塞潮湿的房子里,利用极其简单单的装置开始工作。2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但研究成果并未得到科学界的承认。为此,以后的4年,不论寒冬酷暑,还是繁重的劳动,毒烟的熏烤,居里夫妇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使艰辛的工作变成了生活的真正乐趣,百折不挠的毅力使他们终于在1902年,从7吨沥青铀矿的炼渣中提炼出0.12克的纯净的氯化镭,并测得镭的原子量为225。使那些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不得不在事实面前低下头。 【答案】 (1)A

(2)引用西方哲学家关于人有趋乐避苦本性的论断,自然引出本文所要论述的话题:快乐;并能引起读者关注和进一步地思考

(3)人;宽容以待;事;辩证思维;信仰;坚定信念

(4)C;先学后思再行动的排列顺序符合人们认知规律;和第②段第2句“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非思考、靠分析、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相照应,使论证结构严谨。

(5)第⑤段,居里夫妇立志放射性研究,不顾条件艰苦,他人质疑,历经6年,以苦为乐,终于成功提炼出镭。

【解析】【分析】(1)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此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2)此文第一段引用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的话,引出“快乐”的这一话题,并作为道理论据证明论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解答此题要注意阅读第二段段未这一句话概括了以下三段所说的内容,即对对人要有宽容心,对事要有辩证脑、对信仰要有钢铁志。与上下文衔接即可。

(4)选项这几个词是有先后顺序的,一般是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实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同时也照应上文,故选C合适。

(5)材料写的是居里夫妇“立志向放射性研究领域进军”“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使艰辛的工作

变成了生活的真正乐趣,潜心研究,终于成功提炼出镭。”与第五段“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有难不知难;又韧性无比,有苦亦觉甜”的论述相一致,故而放在第五段合适。 故答案为:⑴A

⑵引用西方哲学家关于人有趋乐避苦本性的论断,自然引出本文所要论述的话题:快乐;并能引起读者关注和进一步地思考

⑶人;宽容以待;事;辩证思维;信仰;坚定信念

⑷C;先学后思再行动的排列顺序符合人们认知规律;和第②段第2句“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非思考、靠分析、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相照应,使论证结构严谨。

⑸第⑤段,居里夫妇立志放射性研究,不顾条件艰苦,他人质疑,历经6年,以苦为乐,终于成功提炼出镭。

【点评】⑴本题文章的中心论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白中心论点常处的位置:标题、文首、文末,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后进行理解和辨析。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考生要结合文段的内容,对句子的内容和句式特点进行分析,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理解。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考生要结合对文章内容的感知,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理解。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考生要仔细阅读文段,注意其内在的关系,结合语句进行分析选择,理由要合理,语言要简洁。

⑸标题考查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运用能力。考生要分析论据的内容和中心,结合文段进行分析论理解。

5.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

张贺

①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指出,题材多元化,成为网络文学内容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年轻化也成为网络文学发展重要趋势,95后网文用户规模同比提升近20%,新生代的崛起促使行业产生内生式的升级和变革。

②报告的这一结论与读者的感受是一致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网络文学不断走向主流、走向成熟。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出现了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的趋势,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成批涌现,令人耳目一新。热门作品不再集中在玄幻、言情等传统题材上,现实主义、二次元等垂直细分题材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贴近当下人群兴趣热点,接地气、有温度、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也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相关作品的阅读量和评论量都很可观。

③今天,一些以往在网络文学中很少见到的题材,如扶贫、支教、足球发展、相声传承等,都有一批优秀作品深入反映;一些以往很少涉及的群体,如乡村教师、基层警察、农民、牧民等,都有作品在描写。即使是穿越等具有鲜明网络文学特色的作品,其中的优秀之作也不仅仅满足于横扫对手式的“爽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巨大提高。如果说20

年前网络文学刚刚诞生的时候,许多创作者只能称之为“写手”,那么今天的一些创作者已经可以称之为“作家”了。

④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网络文学诞生发展的20多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显著增强的20多年。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生机勃勃、精神状态昂扬向上。但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对于现实生活缺乏把握能力,对于时代精神的感召缺乏足够的敏感,以致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在许多作品中基本看不到生活与时代的痕迹。但是,正如人不可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创作者也不可能永远脱离现实,生活与时代所发生的转变直接或间接都会对创作者产生影响。近年来,网络文学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召唤,人们对时代发展的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网络文学中不再缺席,反而成为创作者创作的背景与出发点,转变由此发生。

⑤正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网络文学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近5年的作品来看,那些阅读量和评论量巨大的作品,有不少都是弘扬家国情怀、彰显奋斗精神、书写人间真情的,作品所体现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都是正确而为社会大众所认同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他们的作品也因此赢得了更广泛的读者。“大浪淘沙始见金”,时代潮流滚滚向前,那些与时代同行的作品与创作者最终走向了无比广阔的大海。

《人民日报》(2019年03月18日)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网络文学已经走向主流、走向成熟。 B.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 C. 题材多元化和用户年轻化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 D. 与时代同行的网络文学作品发展空间巨大。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什么样的作品是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结合第②段,谈一谈你的理解。 (4)20多年来,我国网络文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并探究发展变化原因。 【答案】 (1)A

(2)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

(3)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是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

(4)发展历程:早期:网络文学的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变化原因: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把握能力,缺乏对时代精神感召的敏感度。近年来,网络文学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召唤,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向中华文化的回归。

【解析】【分析】(1)A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我国网络文学已经走向主流、走向成熟”说法错误。第2段原文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网络文学不断走向主流、走向成熟”。 (2)标题“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就是论点。标题是读者接触议论文的第一信息,对读

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snfc7mymt797950lpza3sk4u09qm100ff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