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广州市增城区挂绿小学 陈叶金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93页~94页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的流程共分以下四个环节:一、说教材与学情;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四、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与学情 (一)教材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认识分 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先让学生收集在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提出问题,并借助动手操作,想到需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并通过课件演示,直观形象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再通过“试一试”,把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迁移到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本课也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而,本节课的教学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把“异分母”化为“同分母”也是数学“转化思想”一次很好的渗透。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
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识转换成旧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初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对生活垃圾情况的调查,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 二 、说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如何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教师运用操作法、讨论法、师生对话等教与学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课件直观演示、小组合作交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计算算理。
三 、说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
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四)总结回顾,提升方法,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1)什么是通分?怎样通分?
(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123375 和 和 和
35420128(3)口算:
245175+= -= -= 776688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
2.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可如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碰到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相加或相减,这时该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以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作铺垫,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接下来进入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合作探究,自主建构,这个环节我将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展开:
1.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异分母分数加法
师:同学们,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大敌。为了保护环境, 我们可以将生活中对人类有益的垃圾进行回收。像纸张垃圾和金属垃圾等都是有用垃圾,只要经过一定的处理,便可以变废为宝,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做到将垃圾分类处理,就能达到降低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出示例1的情景图。 (1)让学生说说从统计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需要的问题进行教学)
纸张和废金属等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31呢?学生列出算式+
10431 (2)探究“+”的算法,并将学生中几种不同的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104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能不能直接计算?如果不能直接计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的算法有:
3112102211316511算法一:+=+== 算法二:+=+=
10440404020104202020313?142算法三:+===
10410?4147315511算法四:+=0.3+0.25=0.55==
10410020(3)交流获得。
让学生谈谈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请其他同学对上述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评议。
31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方便。将、通分时,没有找到10和4的最小公倍数,
104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 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
11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
104直接相加的。 第四种算法是正确的,但也不方便,化成小数相加后又要化成分数。
【设计意图】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问题从学生中来,并经历方法的自主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初步理解方法的合理性,从中渗透数感意识的培养。 (4)数学结合,理解算理。
为什么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呢?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动手折纸画线加以说明,理解为什么只有相同的分数单位才能相加减。
【设计意图】异分母分数具有不同的分数单位,以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以图形来表达分数,以图形来进行运算,以图形来解释算理,从而使学生在直观形象中理解算理,发展思维。
(5)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1利用课件演示+的计算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和4的最小公倍
1043615数是20,所以把整个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就变成了,就变成了,
1020420316511所以+=+= 师引导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104202020法则。
2.迁移类推,独立探究——异分母分数减法
师: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又该怎么计算呢?(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放手让学生利用加法的经验迁移类推,独立完成减法的计算。请学生自己表达计算的过程,重点是转化的思想。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相互评价纠错中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
3. 交流感悟,提炼形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让学生先同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后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完成94页“做一做”第1题,先计算,然后任选两题进行验算。 说明分母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其实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设计意图】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着力,利用知识间的迁移渗透,放手让学生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并让学生用加减法的关系进行验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