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影响色彩饱和度的因素也比较多。相机拍摄出的照片的色彩饱和度取决于拍摄场景中被摄物的物理特性以及场景的照明度。
这张食品摄影《奶酪》,便是一张大胆运用低饱和度色彩,来突出显示食品本身质感与优良口味的成功制作,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色温
不管你是采用数码相机还是胶片、进行拍摄,色温是影响照片视觉冲击力与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即色温仅有细微的改变也能使画面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观者对照片的感受。
例如我们的肉眼看到的白衬衣就是白色的,无论在阳光下或灯光下。但是这两种光源的色彩倾向却完全不同,而我们的大脑则会用相同的方式对这一不同进行补偿,所以才会使我们感觉物体位于不同的光源下颜色相同,只有相机才会忠实的纪录不同光源色温带给物体的色彩变化,因此,先知道什么是色温是非常重要的。
色温定义
色温究竟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5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 实拍实例对比
使用日光彩色胶片在正午阳光(色温为5500k)下拍摄模特,色调基本还原略微偏蓝(如图左起第1张)。在被阴处拍摄的模特照片(左起第2张)效果偏蓝色(因为蓝天的光线要比直射阳光的色温更高)。如果在钨丝灯光下(色温约2800k)使用日光彩色胶片拍摄,最终效
果会比较红(左起第3张)。第4张照片是在荧光灯下拍摄,效果要比日光下拍摄效果更加偏绿。在拍摄每张照片时,人物后面都有一块白卡纸作为背景,并且T恤相同。 利用色温差拍摄出色照片
混合不同色温的色彩能够制造出一种特有的彩色效果。上图中室内钨丝灯发出的橘黄色与庭院中的幽暗冷光线(清晨的光线,具有较高的色温)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色彩偏离(环境色)的应用
几乎每一位摄影师都发现过一次或几次这样的情形——照片中被摄物上倒映有其周边物体(其表面具有强烈的色彩,例如:墙面与帐帘)反射出的色彩。在色彩较为强烈的被摄物上不易发现色彩的偏离,但是在一些自然物(雪或人类的皮肤)中则较为容易发现色彩的偏离。 有时,色彩偏离能使照片产生令人渴望的效果。如下图,略带蓝色的光线使雪从感觉上变的更为寒冷。而倒映在河面上的落日的光线照射在山上的景象则为整个画面增加了温暖感。但有时,色彩偏离则会影响画面的效果,例如当被摄人站在树底下拍摄时,由于阳光照射到绿叶后,叶子会过滤太阳光的颜色,并且会把绿叶的颜色照射到人上,人物就会呈现出一种绿色基调。
在岩石与雪直受到太阳与高色温天空反射光的照射下,本照片的阴影区中出现令人惊讶的蓝色,这在被摄物本身颜色并不强烈的时候较容易出现,对比阴冷的雪景,倒映在水中的山脉则呈现出鲜艳的暖色掉,与冷色的画面构成明显的对比,不过映在水中的天空却极具蓝色。画面中两种色调(暖与冷)的鲜明对比为图片本身增加了很多的乐趣。
中午的阳光非常明亮,此时你可能可以在被摄物上看到你所预期的色彩。 色彩应用小帖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