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1型恒电位仪常见故障与维修
外部电源通过埋地的辅助阳极、将保护电流引入地下,通过土壤提供给被保护金属,被保护金属在大地中仍为阴极,其表面只发生还原反应,不会再发生金属离子化的氧化反应,腐蚀受到抑制。而辅助阳极表面则发生丢电子氧化反应。因此,辅助阳极本身存在消耗。 1、阴极保护的基本参数 1.1 最小保护电流密度
阴极保护时,使腐蚀停止,或达到允许程度时所需的电流密度值称为最小保护电流密度。
最小保护电流密度的大小取决于被保护金属的种类,表面状况、腐蚀介质的性质、组成、浓度、温度和金属表面绝缘层质量等。 1.2 最小保护电位
为使腐蚀过程停止,金属经阴极极化后所必须达到的绝对值最小的负电位值,称之为最小保护电位。 最小保护电位也与金属的种类、腐蚀介质的组成、温度、浓度等有关。最小保护电位值常常是用来判断阴极保护是否充分的基准。因此此电位值是监控阴极保护的重要参数。 实验测定在土壤中的最小保护电位为-0.85V(相对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 1.3 最大保护电位
在阴极保护中,所允许施加的阴极极化的绝对值最大值,在此电位下管道的防腐层不受到破坏。此电位值就是最大保护电位。
最大保护电位值的大小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取-1.5V(CSE) 。 2 管道电位测试
2.1 自然电位测试:未实施阴极保护的情况下,用硫酸铜参比电极测沿线测试桩电位的方法。其电位一般为-0.4V ~ -0.6V。
2.2 保护电位测试:施加阴极保护的情况下,用硫酸铜参比电极测沿线测试桩电位的方法。其电位应在-0.85V ~ -1.5V。
2.3 间歇供电管道电位测试:在阴极保护设备向管道供电 12 秒、停 3 秒的情况下,在停3 秒期间,用硫酸铜参比电极测沿线测试桩电位的方法。其断点电位应在-0.85V ~ -1.15V。
1、仪器故障及外围系统故障的判断
仪器自检:仪器应在自动工作状态下正常工作,输出电流、电压不会很大(约1~2A, 1~3V)。但是调节控制旋钮,输出会随之变化(因负载电阻功率较小,电流不得超过3A),且测量时选择开关“控制”、“保护”两挡时的电位表指示基本相同。若出现以上情况,证明仪器是完好的,故障将出现在外围系统。
2、外围系统故障的判断
外围系统除仪器后接线柱脱落或接触不良外,主要指阴极线、阳极线、零位线、参比线开路、辅助阳极损坏,参比电极流空。
(1)、阴极线、阳极线开路:输出电流为零;输出电压为最大;电位表指示,测量开关置“保护”时比置“控制”时的数字小。
(2)、参比线、零位接阴线开路:输出电流为零;输出电压为零;电位表指示,测量开关置“保护”时比置“控制”时的数字大。
(3)、参比电极损坏或硫酸铜溶液流空:现象同上。
3、仪器故障
仪器故障应根据电路工作原理进行。在排除故障时,应从稳压电源、触发电路、过流报警、比较放大的顺序检查。面板表不亮应先查电源后查表。仪器置手动工作状态,若工作正常,输出调节有效,那么证明故障在比较放大板;若不正常则引出触发板进行检查,从电路原理的触发环节查找损坏件。比较放大板修理时,先去除过流保护和报警的采样二极管。若仪器马上恢复正常,证明比较放大板是好的。
4、PS—1型恒电位仪故障判断和处理方法一览表
序号 故障现象 开机无输出指示灯不亮,数字面板1 不显示 输出电流、电压突然变小,仪器本2 身“自检”正常 水或土壤潮气使阳极电阻降低 3 输出电流突然增大,恒电位仪正常 与保护管线接触 绝缘法兰两边管道搭接 无电压、电流输出。“保护电位”4 比“控制电位”高,报警20S后切换到恒电流工作。“自检”正常 输出电压变大,输出电流变小,恒5 电位仪正常 有输出电压,无输出电流,报警20S6 后转入恒电流状态,恒电流也无法工作,仪器自检正常 故障现象同上,但仪器自检也不正7 常 仪器无法输出额定电流,到某一电(1)限流值太小 8 流值仪器报警,“控制”电位比“保(2)IC6、IC7坏 护”电位高,20S后转到恒流工作 输出电流、电压最大,电位显示“1”9 (满载)报警20S后转入恒流 比较器IC1坏或阻抗变换器IC9坏 更换比较板上的IC1或IC9 (2)更换IC6、IC7 (1)调节比较板有关参数将限流值放宽 机内输出保险管熔断 更换保险管 一般是现场阳极电缆开路,不排除阴极线被人为破坏 重新接线 (2)阳极床土壤干燥或发生“气阻” (2)夏季定期对阳极床注水 (1)参比电极断线 (2)参比电极损坏 (3)预控值电位比自然电位低或太接近自然电位 (1)阳极损耗 (1)可以暂时不改变装置,夏季电阻会回升 (2)对为保护管线采取措施 (3)对绝缘法兰处不正常搭接进行处理 (1)更换参比电极连接线 (2)更换参比电极 (3)适当提高预控值电位 (1)更换阳极 参比失效或参比井土壤干燥或零位接阴线断 跟换参比或接好零位接阴 输入保险管断或稳压电源变压器保险管断 (2) 更换保险管 电源开路 原因 处理方法 (1) 查输入电源并重新接好
4.2.1 将面板上“控制调节”旋钮反时针旋到底,将“工作方式”开关置“自动”挡,“测量选择”置“控制”挡。
4.2.2将电源开关扳到“自检”档,仪器电源指示灯亮,状态指示灯显示橙色,各面板表应均有显示。顺时针旋动“控制调节”旋钮,将控制电位调到欲控值上,此时,仪器工作于“自”状态,“测量选择”开关在“控制”档与“保护”档之间切换,电位表显示值基本一致,表明仪器正常。 4.2.3 将电源开关扳至“工作”档,此时仪器对被保护体通电。
根据现场管道实际情况,旋动“控制调节”旋钮使管道电位达到欲控值。
4.2.4 若要“手动”工作,将“工作方式”开关拨至“手动”档,顺时针旋动“输出调节”旋钮,使输出电流达到欲控值。
4.2.5恒电流设定:打开后门揿动安装板上恒流设定开关,此时面板状态指示灯显示黄色表明进入恒电流状态,根据现场管道实际电流,调节屏蔽盒内“恒流调节”电位器,使电流达到欲控值(出厂时设定在仪器额定电流的 30%),恒电流设定完毕,将仪器关机再开机。 4.3 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4.3.1 手动输出调节电位器应反时针旋到底,以免在由“自动”转“手动”时输出电流过大。
4.3.2当仪器需“自检”时,工作方式开关应置“自动”档禁止置“手动”档。因机内假负载可承受的功率较小,若置“手动”档时,有可能把机内假负载烧毁。
4.3.3 仪器从“手动”档切换到“自动”档时,应先关机,将“工作方式”开关置“自动”后再开机。因
仪器在“手动”工作时,自动控制部份处于失衡状态,此时如直接切换到“自动”档仪器工作将不正常。 4.3.4 当仪器需“自检”时,应事先将仪器后板的输出阳极连线断开。
6.2 恒电位仪、控制台及现场故障的区分:
a、开恒电位仪工作机和备用机,故障现象相同,一般为现场故障,但也有可能是控制台故障,进一步确认,可把现场“四线”与某一台恒电位仪对接(或用短接线在控制台相应的接线柱上跨接),若故障现象还和原来一样,则可确认为现场故障,否则为控制台故障。
b、开恒电位仪工作机故障,备用机正常,一般为原工作机故障,但也有可能是控制台故障,进一步确认,可把现场“四线”与原工作机对接(或用短接线在控制台相应的接线柱上跨接),若故障现象还和原来一样,则可确认为原工作机故障,否则为控制台故障。
c、现场没有控制台,只有一台工作机,当出现故障时,可断开阳极线开“自检”检查,若“自检”正常,一般为现场故障,否则为仪器故障。 6.3 现场故障检查:
a、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零位”线与“阴极”线是否相通,若不通,则要检查“阴极”线或“零位”线是否开路。
b、用接地摇表测“阳极”线的接地电阻,若为无穷大,证明“阳极”线开路。
c、用便携式参比电极替代现场埋地参比电极,若恒电位仪能正常运行,证明“参比”线开路或现场埋地参比电极损坏。
6.4 恒电位仪故障检查(以 PS-1 恒电位仪为例)
a、仪器开“自动”故障,开“手动”有正常输出,一般为“比较板”故障,可用好的“比较板”试机加以确认,“比较板”常见故障为 IC1、IC9 或 V3 损坏。
b、仪器开“自动”“手动”均无输出,故障在“主回路”“稳压电源板”或“移相触发板”上,或先用好的“稳压电源板”和“移相触发板”一一试机加以确认。“稳压电源板” 常见故障是 IC10 或 IC11 损坏,“移相触发板” 常见故障是 BG3~BG6 某只管子损坏。若通过换板,仪器还不正常,则故障在“主回路”“主回路”除了输出保险容易烧坏外,常见,故障是 SCR1、SCR2 或 D8~ D10 的某只管子损坏。 c、有输出电流,输出电压表指示为零,测阴、阳极两端有输出电压,常见的故障为防雷板的铜泊线被雷击断,可用外接线短接加以修复。
6.5 控制台故障检查(以 CB-1 控制台为例):
a、控制台 1#机无法开机或两台机不能互锁,常见为继电器 K3 损坏。
b、 现场参比无法通过控制台与 1 机恒电位仪或 2 机恒电位仪连通,常见为继电器 K2 损坏,应急处理,可用短接线在控制台相应的接线柱上跨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