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和批准了国务院《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在这里,全国人大行使的职权是( )
A.立法权、审议权 B.决定权、表决权 C.监督权、决定权 D.审议权、监督权
2.(2018·辽宁瓦房店一模)2017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正式实施。测绘法修改要经历的下列程序中排序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测绘法修正草案进行初审 ②草案通过全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③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测绘法修正草案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修改测绘法的决定 A.③→②→①→④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3.2018年3月29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安徽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草案)》,并公布在安徽人大网,欢迎社会各界于2018年4月23日前提出修改意见。这体现了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坚持( )
①推进政务公开原则 ②对公民负责原则 ③开门立法原则 ④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此次修宪贯彻了四个原则,即“坚持党对宪法修改的领导,严格依法按程序推进宪法修改,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坚持“四个原则”( ) ①说明中国共产党监督立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能 ②表明依宪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③旨在保证宪法修改符合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 ④促进宪法在稳定性与权威性基础上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8·湖北八校联考)“党员同志们新春好!请模范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纪律要求,共度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新春佳节!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2018年2月11日(农历腊月廿六)上午9点,湖北省2 000余名省管领导干部(包括县市区委书记)每人收到一条廉政短信,提醒他们廉洁过春节,确保节日风清气正。省纪委这样做,是为了( )
A.从严治党,预防和打击犯罪 B.反腐倡廉,抓住依法治国的关键 C.纯洁党性,增强党的战斗力 D.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6.(2018·湖北八校联考)2018年1月,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强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要依法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机构,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一改革将( ) ①强化对权力的约束,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②贯彻司法独立原则,提高监察的效率与水平 ③创新国家监察组织架构,体现党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④扩大行政监察职能范围,构建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8·山西太原一模)在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凝聚起最广泛的人心,使决策更能体现“最大公约数”,让行动更能画出“最大同心圆”。这表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①是通过人民选举代表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是防治腐败和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的根本保障 ④有利于人民持续而直接地进行政治参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8·河北唐山二模)某省政协民宗委在调研基础上提出简化宗教场所建设审批程序、开办网上办理业务、成立网“宗情”监控站等建议。两年来,宗教场所建设行政审批网上办结率100%,整治过的宗教违规违法案件反弹率始终控制在千分之五的水平以下。这表明( )
1
①人民政协不断强化民主监督职能,拓展民主监督的渠道 ②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③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促进宗教事业健康发展 ④我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19·河北衡水质检)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内容。之所以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因为( )
①协商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保障 ②协商民主是保障公民参与权的有效民主形式 ③协商民主能够凝聚社会共识,寻找民意最大公约数 ④协商民主能够代替选举民主,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18·山西太原模拟)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勒尔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悬崖村”。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如今“悬崖村”已经通了“钢梯”,修了学校,办了专业合作社,下一步准备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业。由此可见( )
①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最终会消除民族差异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民族平等为前提和基础 ③精准扶贫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手段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8年4月15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在楚雄市举行庆祝大会,庆祝建州60周年。60年来,自治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事实证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①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②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适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 ④是促进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9·江苏南京模拟)《内蒙古自治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接受不附带政治条件、不干涉我国宗教内部事务的境外宗教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接受捐赠手续,宗教活动场所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境外宗教团体和宗教人士索取财物。”这一规定说明( )
①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②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我国宗教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3.(2018·河北衡水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1月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分组审议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农村土地承包法是一项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上升为法律的系统性工程,关乎亿万农民美好生活,要秉持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努力做到每条每款精确表述。要通过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更好地把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让广大农民吃上定心丸。
修正案草案符合十九大的精神,贯彻了党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决策部署,适应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反映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也充分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特别是更好地突出男女平等,保障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农村土地承包法最核心的是稳定承包关系,在土地改革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稳定集体组和村民委员会,更好地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集体土地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和实施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其价值的。(20分)
2
答案:(1)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农村土地承包法是一项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上升为法律的系统性工程;同时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头守法,保证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
(2)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制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法律依据。
(3)增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观念,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保障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 (4)村民委员会要依法进行民主管理,遵守宪法和法律安排土地承包问题,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改革。
14.(2018·山东济南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修改,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2017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
2017年11月至12月,党中央在广泛听取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先后审议修宪建议草案稿。
2018年1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月26日,中共中央将建议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8年1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的修宪建议,拟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本次修宪过程是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15分)
答案:(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从新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意志出发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为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法治保障。
(3)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宪法修改过程充分发扬了民主,为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每点5分,共15分)
15.(2018·辽宁丹东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大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重大决策部署,确定在总结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在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全覆盖的国家监察体制将确保反腐败永远处于进行时。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发挥的作用,并说明进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意义。(17分)
答案:(1)作用:①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每点3分,共6分) (2)意义:①有利于促使国家机构依法履行职责,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分)②有利于促使公职人员依法履职,廉洁从政,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3分)③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
3
力,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破解监督难题。(3分)④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度上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3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