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优才上上化学教学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 考点一:氯气的性质 例1:
下列关于Cl2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l2有毒,不能用来给自来水消毒 B.饮用Cl2消毒的自来水不会对人体有任何伤害 C.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D.用Cl2与金属钠反应制取NaCl ? 考点二: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例2: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久置后,由于Cl2挥发,酸性减弱 变式1: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氯水呈黄绿色(Cl2) 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变式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来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指出实验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实验②、③、④中的实验现象: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认为产生实验②现象的原因是氯水加入到NaOH溶液中发生了中和反应,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三:卤素的性质及卤离子的检验 例3:
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或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请填空:
实验名称: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NaCl溶液、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1
清华优才上上化学教学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2)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在实验②中四氯化碳层颜色变化过程为____________;
(4)该同学的实验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1:
鉴别NaCl、NaBr、NaI三种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1碘水、2氯水、3溴水、4硝酸、5氯水、6○淀粉溶液 ○CCl4 ○苯 ○硝酸银溶液 ○苯 ○FeCl3溶液、CCl4
1○2○4 B. ○2○3○6 C. ○2○4○5 D. ○6○5○4 A.○
? 考点四: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例4:
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的氯气,装置图如下:
(1)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2)C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
(3)D中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 (4)E用的是向______________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5)F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6)以含14.6g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充分反应,制得的Cl2在标准状况下总小于
1 ○2 。 2.24L,原因可能是○
2
清华优才上上化学教学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A卷
1. 下列试剂的保存不正确的是( )
A.漂白粉必须密封保存 B.新制的氯水用棕色瓶广口瓶保存 C.液溴用一层水封盖再密封保存 D.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2. 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3. 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4. 为了证明氯酸钾晶体中含氯元素,选用给出的试剂和操作,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AgNO3溶液 ②加水溶解 ③过滤、取滤液 ④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⑤加稀HNO3 ⑥与浓盐酸反应 ⑦与NaOH溶液加热 ⑧用淀粉碘化钾 A.⑥⑦①⑤ B.⑥⑧ C.④②③①⑤ D.②①⑤ 5. 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合理的是( )
A. 将混合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可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 B.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的AgNO3、FeCl2溶液不会变质 C.新制氯水应盛放在棕色细口玻璃瓶中,并用橡皮塞塞紧
D.某溶液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存在Cl-
6. 有盐酸、氯化钾、氢氧化钾和新制氯水四种溶液,仅用一种试剂就能把它们区别,这种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酚酞试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饱和食盐水
7.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1 ② ③ ④ ○
A.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8. 溴的氧化性介于氯和碘之间.利用这一性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l-、I-离子加入到含Br-的溶液中,均可以将Br-氧化为Br2
B. 将Cl2缓慢通入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r-、I-的混合溶液中,Br-先被氧化 C.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会变蓝色
D. 在KBr溶液中加入碘水,发生如下反应:2Br-+I2=2I-+Br2
3
清华优才上上化学教学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9.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现象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C. d处立即褪色7 D. e处变红色
解释或结论 氧化性:Cl2>Br2>I2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还原性:Fe2+>Cl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储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 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11.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
(1)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请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84消毒液”与硫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氯气(NaClO+ NaCl+H2SO4 Na2SO4 + Cl2↑+H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