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三河初级中学
防震避险演练实施方案
2015年5月(防震减灾月)
演习时间:(2015年5月)
第一次:5月4日7:18 第二次:5月12日7:38 第三次:5月18日7:38 第四次:5月25日7:18 (以后演练时间为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周一晨会时间) 演习地点:三河中学校园区 参演人员:三河中学全体师生 安全避险地点:学校大操场 一、演习目的:
通过演习,使学校师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防震知识,合理有序地疏散逃生,减少人员伤亡;同时,提高学生在面临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 二、演习准备:
各班主任向学生讲解地震逃生技巧、逃生演习顺序及要求。 三、演习方案: (一)、地震假定:
学校上课时突然发生地震,严重威胁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二)、人员分布:
发生地震时,教学楼主要人员分布为:一楼七、九年级6个班,从东到西依次为701班、702班、703班、901班、902班、903班,二楼八级3个班,从东到西依次为801班、802班、803班。
(三)、建筑情况:
教学楼为钢骨混凝土结构,教学楼共有东西两个疏散楼梯。 (四)、组织机构 1、防震避险演练指挥部 指挥长:华跃武
副指挥长:黄高翔 陈叔文 刘胜斌
成 员:李超、潘先进、汪和平、黄六四、冯卫星、汪大才、汪双喜、张礼彬、徐建国 活动指挥部下设: (1)综合策划组
汪和平 张礼彬: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协助黄高翔校长协调指挥;演练后进行全面总结,总结有益的经验,找出存在的不足,提交演练指挥部。
汪大才 汪双喜: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演练的摄影、记录、计时、总结等。 (2)避险疏散组
李超 冯卫星:负责制定班级应急疏散路线等;引导、组织师生安全有序疏散;帮助伤病学生疏散并妥善安置;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朱昌权、张慧、汪艮年、叶书红、高治国、刘群、桂高潮、胡桂来、鲁怀杰、朱昌泽、鲁普生、叶国成、何学志、陈贤圣、程堂荣、陈贤斌、陈荣富、施文斌、段熊峰、陈文、徐龙飞、刘胜明、郑跃中等老师协助工作。
(4)医疗救护组
潘先进、黄六四、 徐建国: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检查学生身心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尽快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负责对疏散到操场学生的安抚与人员清点,并登记各班人数。
徐竹青、陈文彦、华瑞芬、鲁川燕、孙春慧、张娟娟、陈文文、彭天保等老师协助。
2
3、楼梯口负责人
二楼(东楼梯)陈叔文 汪双喜 二楼(西楼梯)陈贤圣 高治国 一楼(东楼梯)黄六四 朱昌权 一楼(西楼梯)潘先进 刘 群
职责:组织本楼层人员疏散顺序,同时按照总指挥指示,协调楼层间的疏散顺序,稳定本楼层人员的情绪。
4、各班班主任及当时上课老师:负责本班人员疏散顺序,按照指挥秩序人员指示,协调班组间的疏散顺序,稳定本班人员情绪,同时向班内人员传授必要的自身防护措施。
5、小组长(学生):负责本小组人员的疏散,按照班主任的指示,协调班小组间的疏散顺序,同时监督和督促小组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五)、疏散顺序方法:
1、演习正式开始后,楼梯负责人及时赶到楼梯口作疏散引导。 2、发生地震时(听到警报或喊话后),教师马上停止上课,告诉学生:“地震来了”,非上课老师应各就各位,所有在教室的学生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听到喊话后),一、二楼层学生在老师指挥下同时紧急疏散。二楼的801班、802班从东楼梯口撤离、803班从西楼梯口撤离;一楼的七、九年级六个班向大操场方向撤离。
3、发生地震时,人员疏散时不必保持队形,但绝不能出现拥堵,做到快速、通畅。
4、到达大操场后各班按晨会队形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汇报。
桐城市三河初级中学 2015年5月
3
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建议
从意识到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立即就近躲避,直到地面停止摇动,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 一、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学生们立即进入应急状态
(一)要保持镇定,就近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
(二)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缩小,躲到桌子、床的旁边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三)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四)卧倒或蹲下时,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五)在走廊的同学,应立即选择有利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用双手保护头部。 (六)在厕所内的同学,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
(七)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杆等容易掉落或倒塌地方。
(八)位于路上的学生以手护头快速离开建筑物和构筑物到空旷的操场或球场。 (九)老师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不正确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主震结束后,为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撤离到安全的地方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开阔地,最好指定足球场和升旗场等大型运动场为固定的应急避难场地。
二、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有秩序地疏散到指定的应急避难场地 (一)老师应在每层楼梯口把守,指挥学生有序疏散。
(二)教学楼中每层教室的学生应按应急疏散线路迅速撤离到指定地点集合。 (三)下楼时,二排行进,一个紧挨一个,不准学生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踩踏。
(四)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五)疏散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六)疏散途中尽量避免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七)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
(八)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