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问题】液体蒸发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身边可利用的器材:天平(砝码)、水、烧杯若干、量筒若干 【方案一】
(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天平(砝码)、水、两只相同的烧杯;
(2)可以使用天平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 ①实验前,在烧杯中分别倒入__________________(相同质量、不同质量)的水;
②调节好天平,把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托盘上,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③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是否_____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无关. 【方案二】
(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水、两只相同的量筒;
(2)可以使用量筒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 ①实验前,在量筒中分别倒入不同体积的水,记录水的体积;
②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水的体积,计算出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
③如果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相同,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评估】
你准备选择方案________来进行探究(一、二),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体积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耳朵能够识别出是用嘴吹还是用筷子敲击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若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声,是_____振动发出声音的,装的水越多,吹瓶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若用相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瓶子,敲击的速度变快,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24.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钟表和_________。 (2)该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___(选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4)若停表每格1 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小车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5)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做的是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当小车运动了一小段距离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C C C B B B 二、填空题 11.40
12.凹 乙 左
13.光的直线传播 凸透镜 30o 14.(1)48;(2)C. 15.次超
16.相互 运动状态 静止 三、计算题
17.(1)500g;(2)1.2g/cm。 18.(1)68m;(2)34m;(3)超速. 四、实验题
3
m1?m019.80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ρ水
m2?m020.凸透镜 上 a d d 较大
21.B蜡烛 重合 等效替代法 相等 B 不 顺时针转动
22. 不同质量 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 仍然平衡 平衡 无关 一 能观察到质量的微小变化 23.音色 空气柱 高 不变
24.v= 刻度尺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小 长 0.12 小于 变速 大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ρ甲>ρ乙 C.V甲>V乙
B.ρ甲< ρ乙 D.m甲=m乙
3
3
3
3
2.制造飞机时,通常选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飞机设计师为减轻某一型号的飞机重量,将一钢质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了52kg,已知ρ钢=7.9×10kg/m,ρ铝=2.7×10kg/m则所需铝的质量为 A.20 kg
B.27 kg
C.54 kg
D.108 kg
3.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哪个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
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梅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她将几种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温度。就小梅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分析论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6.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A. B. C. D.
7.如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 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不会停止
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用棉花团堵住耳道,就听不清外界的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在棉花中传播 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
9.老师敲击了一下音叉,同学们发现,音叉在一段时间内都能发出声音,但响度逐渐变小,原因是 A.有回声
B.音叉还在振动,振幅变小 C.音叉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音叉还在振动,振幅不变
10.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麦田灌水防冻,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B.用干冰人工降雨,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C.海鲜放在冰块上保鲜,利用了冰升华放热 D.冰箱冷藏室能够保持低温,利用制冷剂的汽化吸热 二、填空题
11.图示为是某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质量为2kg的该物质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12.如图所示,烈日炎炎的中午车主将一瓶矿泉水随手放在仅表盘的防滑垫上,导致车内物品起火,挡风玻璃当场碎裂。这是因为矿泉水瓶装水部分的形状是_____,射入车内的光线经矿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_____上,时间一长正好使放置于此处的物品起火。
13.小明用照相机拍照时,想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使照相机离物体______ 一些。小明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 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的大小______。 14.由于气候较冷,学校各班早上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_______,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小林在家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晚上外面气温骤降,早上小明看到窗户上会结上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当他走到室外,眼镜上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会蒙上一层水雾。
15.秋季,树叶掉落可以_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树木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树木过冬。风吹过时,地上的落叶会发出“晔哗”的声音,这声音是由落叶的________产生的.
16.小刚测量课桌的长度,四次的结果是:6.45dm;6.46dm;6.47dm;6.45dm,课桌的长度应为_____。 三、计算题
17.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 (1)这个瓶子的容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