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践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度现状
及其影响调查报告
学院名称: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年 09 月01
2012 日
导言: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当代大学生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那么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如何呢?
当前大学生的诚信不仅指其经济诚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道德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示形式多样。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在校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利用了网络的便利,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覆盖我校大部分学院,共有336份有效问卷,问卷共包含15道题,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看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诚信的遵守情况等。
正文:
一、调查过程: 调查方法:问卷法
调查对象: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 调查结果:
(一)诚信与学习: 1、考试作弊问题: 在各种考试中您是否有过作弊行为? 经常作弊 10% 可以拿高分,获得奖学金 11% 偶尔作弊 49% 心动但未行动 26% 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15% 看别人作弊心里不平衡 6% 为了能通过考试 57% 考试中作弊的原因是什么? 学校设置的课程无意义,不值得学,仅为获得学分认为大学不应把大量时间花在学习上,考试只要通过就行了 26% 2、迟到、早退、旷课问题: 起床晚了,又到上课时间了,你会怎么做? 反正都迟到了,不着急 17% 马上收拾,快速跑向教室 64% 请同学帮忙点名 12% 按照常规的速度去教室 13% 不去上课 7% 不去上课 6% 安心上课 45% 有一门课的上课时间按与你的个人安排冲突,考勤又很严,你会怎么办? 先上课,等点名完溜走 36% 3、学术、论文抄袭问题: 学术抄袭有些课程需要些论文作为学期作业,您会怎样? 大部分自己写,引用摘抄少量资料中的语
大量引用摘抄资料中的语段 从网上下载相关论文拼凑现有的论文 直接作为自己的作业 1
段 52% (二)诚信与生活:
如果商店找钱是多找你钱了,你会怎么做? 不论距离远近,送还回去 33% 立刻叫道充饭卡处 45% 如果距离太远,就算了 27% 通过网络或者贴吧寻找失主 52% 当时发现就还回去 33% 先不上交,打饭的时候就用这张卡 2% 反正不是我的错,不拿白不拿 6% 永不上交,自己私藏使用,直到此卡不能使用为止 1% 40% 6% 2% 如果您在一个人去吃饭的校道上拾到一张饭卡,您会怎样处理这饭卡? (三)诚信与信贷:
如果您要申请减免学费获困难补助,您会对你的家境情况? 如实说 62% 节约生活开支,按期还清贷款 89% (四)诚信与就业: 如何看待当前毕业生求职简历中的美化、虚化现象? 很不应当,这是欺骗行为,是不诚信的体现 37% 您对诚信的理解是? 凡是言必行,行必果 认为无所谓,但自己要讲诚信 78% 好,不值得担忧 6% 社会大环境中不诚信的影响 90% 3% 一般,不诚信只是个别行为 46% 您认为我校学生目前总体的诚信状况如何? 较差,很多人存在不诚信行为 38% 很差,前景值得担忧 10% 允许在特殊情况下有失信行为 67% 遵纪守法,安全负责。 55% 可以理解,好的将来还是最主要的,但毕竟不好 60% 既然大家都如此,不这样做就会吃亏 3% 无论什么手段,能保证就业就行 1% 大肆渲染 2% 如果没有强制归还,能拖就拖 2% 基本上照实说,稍微有点渲染 36% 视经济收入情况而定 不打算还了 8% 0% 大学就读期间申请了助学贷款,毕业后如何做? (五)对诚信的认识: 您认为不少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家长老师同学的影响 考试教育体制不合理 缺少宣传和教育 73% 69% 开展宣传教育 73% 59% 加强舆论监督 69% 其他 42% 大学教育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 健全个人诚信档案 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 83% 75% 对于某著名科学家学术造假,因而受到法律的处罚,并被首尔大学撤职。您认为.
2
他得到合理处置,诚信是做人的基础,这样做有助于纠正学术风气 42% 惩罚过分,毕竟他曾做过巨大贡献,这样太不近人情 28% 没必要,学术作假大家心知肚明 27% 其他 3% 二、数据分析: (一)诚信与学习: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从以上几个题目的统计结果看,超过一半的同学有过作弊行为,究其原因有:1. 不思进取,只求考试过关。这主要是针对班级中的差生而言的。一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混日子;另一些人则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起来很吃力,到了考试的时候,他们害怕成绩不及格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责备、同学们的鄙视、受到学校的处分,影响今后的就业等,便想以作弊的方法达到及格的目的。2. 争名求利,贪图虚荣。考试作弊不一定是差生,因为考试作弊不是差生的专利,成绩好的学生也作弊,目的是想取得更好的分数。这样,一方面就能巩固自己在班级学习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保持荣誉和评奖评优;另一方面更加赢得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宠爱,同时也为自己评优、入党、就业等创造条件。3.投机取巧,坐享其成。少数学生跨入大学后,在当前由于受厌学学风和学非所用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对自己放松了严格要求,学习失去了目标。平时到了期末考试就动歪脑筋,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考试作弊,坐享其成;并且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尤其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得一些学习努力的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这些学生就感到考试成绩不公平,产生心态不平衡,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4. . 现行教学模式的陈旧。用同一种模式培养学生,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对大学生个性的关注,使得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进度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专业知识更新慢,与社会所需脱节,使学生产生了“学非所用”、“学也无用”的思想。大学生考试屡屡作弊,也是对现行教学模式的一种抵触。
聚焦到大学生上课迟到、旷课、早退现象的原因上来,我们发现其中睡懒觉造成迟到的不再少数,深究一下,也磨不过是晚上贪图娱乐,直至深夜的原因,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成了一纸空文。还有因为学习不用心,对课堂没有兴趣,总是消磨时间,熬日子,也就时常迟到早退,有些则是因为厌倦课堂,这些都是心态问题,只有正其心,才能励其学。
大学生抄袭论文已经成风。主要有三个原因:1.抄袭太方便。高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方便学生开拓视野、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方便学生裁剪已有的论文来缝制“自己的论文”。2.道德氛围淡薄。在不少大学生作弊无所顾忌,因为他们相信没有人会检举揭发,甚至没有人会进行劝阻。 (二)诚信与生活:
我们通过讨论和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在生活中做到诚信。诚信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操守被学生认为是重要的,但诚信作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并没有充分体现。诚信是一个人在与外界更好交往的基石,试想,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站住脚呢?还有不少的学生对这方面存在着侥幸心理,这样给自己在社会上的生活带来不便。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跟一个骗子交往。在大学校园这个还算良好的环境内,我们应该日益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严于自律。 (三)诚信与信贷:
调查发现,在“您在大学期间申请了助学贷款,毕业后你会怎样”一问中,89%的学生认为对于国家助学贷款,会自己节约开支,无论如何也要还上。只有少数同学回答视经济情况而定,这说明很多同学认识到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没有简单的看作是国家的一种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