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学校的同学,我有个建议,你们打开尼克尔森的书的最后一页,看见有给老师配的辅导资料,我和同学们都怀疑很多考题从里面挑的(比如那个2012南国北国的第三题),在学校的学生趁最后机会向院校开个证明去索取辅导资料,当然仅供参考,不能完全保证,弄一下也没有损失。 宏观部分
参考书目 基础 高老的宏观经济学
中坚 曼昆的宏观(多恩布什的书也行,不过这2年都是出的曼昆的课后题)主看曼昆,多恩布什的书作参考,当然你反过来也行,宏观真正在于理解。
拔高 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关于增长理论巴罗的宏观经济学的增张理论(不要看CCER指定的那本巴罗), CCER的真题关于宏观的,CCER的宏观难度是超出了曼昆,但对整个宏观理解AD-AS IS-LM的短期中长期的结合有很大帮助。其实除了CCER的真题,前面罗默巴罗的书都可以不看,那个纯粹是为了防止802出个带时间变量的变态的增长题目来拉距离。
高老的书当然是重要的,拿来当基础吧,好好看2遍,高老的宏观蛮好理解的,他在IS—LM那段比曼昆讲的更深入一点,还是要好好看,宏观最后一章流派是重点,不用专门去看什么流派的书,人大考的都是最基本的,参照历年真题就可以了,连看金圣才的都可以省了,金圣才简直是在堆题目,当然看看南开的流派题还是不错的。
宏观的重点就是在曼昆了,从这两年的命题都能看出来,曼昆也像尼克尔森一样,光想看课后题的,还是别了吧,宏观相对微观更加灵活,稍微弄一个变量,完全不一样。还是好好理解吧。
曼昆的书写的非常的好,由浅入深,书本讲的都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最简单的模型,然后在课后题里一步步引入现实中会影响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因素,举个例子,在蒙代尔佛莱明模型里短期里IS-LM曲线里r(实际利率)是由货币市场决定的,但题目里用引进费雪定里的预期,这样预期变动IS就要跟着移动(这是11年的题目),再难一点同时引进LM的p,使得LM不再垂直而是变得斜向上,这样就更加接近现实中的情况。 曼昆的书看过去挺简单的,看一遍也很快,大家复习的时候结合课后题好好对书本好好理解,貌似人大也爱出曼昆里的题目,在这里给个很重要的建议:大家最好看第七版的曼昆书,然后去网上下第七版的英文版答案,其实英文版答案不难看懂的,金圣才那个
— 29 —
翻译太差,把最重要的经济学思维给丢了,用英文版的答案,有两个好处,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纯正的经济学思维,看到那些外国的老师们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这样对你理解曼昆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它比金圣才讲的更详细,用了就知道了。二,也是为了熟悉词汇,复试的英文题目就很可能考到。
我感觉宏观最精髓的东西在于两个东西: 第一个,正如多恩布什在他的总论里讲到,宏观经济学最主要的问题是研究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我们研究宏观问题建立计量模型,以预测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就是要研究各个变量对总体经济的影响。而在曼昆的课后题里就是研究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这里再提醒一下:内生变量的变动只是在曲线上滑动(IS的r引起的Y的变动),而外生变量会引起曲线的移动(比如IS包含预期),当你这些完全搞懂体会深刻的时候,曼昆的课后题就基本解决了。刚开始做曼昆的题目,很容易分不清楚到底哪个在动,哪个不动,请大家多理解多品味。 另一个精髓就在于随着时间的变动,IS—LM(虽然这个是短期模型,但是可以引入时间变量) AS-AD是怎么相变动的,这两个模型是怎么从短期变到中长期的,什么在变,什么没变,在曼昆第七版的书里有个新加的动态模拟,加入了时间变量,预期变量,是高级宏观经济学里的简化。当你完全搞懂这个模型的时候,你对宏观的变量和时间变化的理解就更深了,当然没时间就别看了,纯粹是个人对宏观很感兴趣,爱钻研。 最后面,多看看CCER的宏观题目,CCER的01,02年的宏观都比现在人大的难,当然对大家帮助也非常大,还是那句话,好好看,但不要死钻难题,这个纯粹是为了防止出难题拉开距离的,大家没时间就别看了,基础才是最重要,人大的宏观不可能太难的。 政经 参考书目 宋涛+逄锦聚+历年真题
我个人感觉:把宋涛和逄锦聚的书看透,课后题背熟了,再加上对着人大的历年真题多揣摩背诵几遍就可以了,什么金圣才的政经书感觉是累赘太多了,灰常浪费时间。因为政经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就那么多,把课后题对着真题搞定就行了。 资本主义部分
很多考人大的人都是推荐宋涛的资本主义和逄锦聚的社会主义部分,也有人是全是宋涛的那本书,我个人感觉是:先用宋涛的书,这样你对你资本主义的框架就非常的清楚,然后再结合逄锦聚的书去深入,第一年考中财的时候觉得逄锦聚的体系太乱了,非常不习惯,宋涛的书逻辑性还是很强的,而且人大的这几年题目大多数是以宋涛的书为主要,因此,我觉得宋涛的资本主义是首要。
其实资本主义真的是没什么东西,就那些题目,考过来考过去,背熟了就好了,当然背书这件事从来都是不好对付的,大家应该十月份就开始背了,一定要理解后了再背,不然硬背就太痛苦了。最晚一定要在十一月份前背上一边,否则在后面你面对大片痛苦的背诵,会让你后面压力非常大,最好熟到看着真题,你就能说出一大段来,这样对自己
— 30 —
的自信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背诵的题目还是要以宋涛的课后题为主,用逄锦聚的加以补充。
如果政经没什么基础的,就应该在九月份之前认认真真的把宋涛的前六章好好看熟看透,看一遍没效果的,必须的深究,能形成一个框架。做好笔记,笔记非常重要,这里给一个小tips,有同学问过人大经院的老师,资本主义部分只考伟大的马克思那一套,至于后面的列宁的国家垄断,竞争都是几乎不考的,大家只要记得大概就行(千万别不看),可以稍微省点力气。 社会主义部分
社会主义部分比较的痛苦,没有什么逻辑性,基本得靠背,重点就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与公平,另一个重点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貌似这几年后面的重点都没考过,基本都是前面的,今年考了个共同富裕,只能一顿狂编,一般人大的社会主义于最近的中央精神很靠近,大家复习政治的时候可以好好注意下。 一些杂谈
我听说是高分必须得写的非常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高分的人貌似都写的很多,一个题目一面,也差不多了。还有就是后期专业课保持五个小时就够了,太多了就挤压其他时间了,到最后二十天十几天都是在背了,大家一定要早早的背完,不然后期亚历山大,我就吃了这个亏。
大家不要问自己不是211,985能不能考得上,人大是不是有歧视,考上的关键就是:足够的努力+消息灵通(在专业课上和招生名额上尤为明显)身边至于公平,人大本校的自然是大有优势,好学校的确是有优势,但你就是比他们高十几分,二十几分,除非你复试什么都不会发挥失常,是不可能随便弄下来你的(我也是非211 985 好几个同学也是)。
2013年,我从一个不怎么知名的普通一本类院校跨专业成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初复试在专业内第一(复试不排名,但是我的成绩让我肯定自己是第一)。
2012年4月16日开始复习,到考研那天,不足8个月时间。至今忘不了学院里某位同学得知我要考人大经济时鄙夷的眼神和“我学经济的同学都不敢考你居然敢考”这样傲慢的语气,也忘不了自己每天准时起床准时下自习这不到一年的坚持。得知考上的时候,
— 31 —
心里小小地激动了一会儿,随后便平静下来了,研究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考上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而且跨专业的同学在研究生阶段需要恶补专业课,所以我要更加努力。
好啦,前面的都算废话吧,O(∩_∩)O哈哈~下面咱们进入正题。考研是一项需要毅力的技术活。我想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弯路谁都避免不了,但是千万不能在这条道上走到黑。。。。去年8个月的时间,自己走了不少的弯路,也积累了不少的教训,想要在这里分享出来,希望能对14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初试篇:
再说具体的内容之前,我想先说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到现在
— 3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