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自主复习作业箭在弦上(六)理科综合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下列有关T2噬菌体、硝化细菌和水绵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和硝化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B.T2噬菌体和硝化细菌都能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C.硝化细菌和水绵都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且都能合成有机物 D.T2噬菌体、硝化细菌和水绵所属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不同
2.对细胞结构、成分的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用水进行处理。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脂肪时,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先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淸水洗去浮色 B.观察DNA、RNA分布的实验中,水解处理后,需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后的根尖需要放入盛有淸水的玻璃皿中漂洗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3.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有时会形成难以分离的DNA-RNA杂交区段,这种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在细胞核中 B.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 C.正常基因转录时不能形成DNA—RNA杂交区段 D.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碱基的种类和比例有关
4.榕树依赖专一的榕小蜂传粉,榕小蜂借助榕树部分雌花的子房产卵,被产卵的子房会终止发育,并且二者在形态结构上出现了许多适应性特化。榕树雌花内共存着一种只产卵不传粉的欺骗性榕小蜂。榕树雌花期,传粉者和欺骗者同时被吸引,即使有充足雌花资源,两种榕小蜂均不会产完所有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欺骗性榕小蜂的存在,会抑制传粉榕小蜂的产卵和传粉量 B.若没有传粉榕小蜂的存在,榕树将无法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C.传粉榕小蜂大量利用雌花资源产卵,能使榕树更有效地繁殖 D.榕树与传粉榕小蜂,组成了动植物界经典的协同进化关系
5.下图中甲、乙、丙代表的是某种结构或物质,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符的是
A.若甲乙丙分别表示二倍体植株、花药、单倍体苗,则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③可表示秋水仙素处理 B.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根尖、愈伤组织、植物体,则①②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
C.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抗原、B细胞、浆细胞,则①需要糖被的参与,②表示细胞增殖和分化,③表示抗体 D.若甲乙丙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则①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激素的反馈调节作用 6.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参与过程①,但只有生产者可参与过程② B.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增强过程②减少大气中C02的含量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D.温室效应是由于地球生物对C0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 二、非选择题
29.(10分)玉米和花生间作(玉米和花生间行种植)是常见的种植方式,间作显著提高了玉米的光合速率,却一定程度的降低了花生的光合速率。下图表示花生在单作、间作以及施加磷肥的间作条件下,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生比玉米矮,花生和玉米间作可确保良好的通风,从而 以提高光合速率。
(2)土壤中的磷主要以磷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则磷元素主要以 的方式被根细胞吸收。比较曲线Ⅱ和曲线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分析图中曲线,在同等的条件下,与花生单作相比,提高光照强度能否弥补间作造成的花生产量的损失,并说明理由 。
(3)某同学认为间作会降低花生光合速率的原因是根对无机盐的吸收,玉米处于优势,花生处于劣势。为了探究上述设想,该同学对间作的花生进行隔根处理(隔离根系,使之互不影响),若实验结果为 ,则可证明该设想正确。
30.猫的眼色中,蓝色和黄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现选择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雌猫和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雄猫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结果如下(不考虑突变):
亲本 雄 F1 雌 全部为黄眼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析其原因,提出以下两种假设: 假设一:控制猫的眼色的基因位于色体上。
假设二:控制猫的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合子在不同性别中表现型不同。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假设一成立,亲本雌猫和雄猫的基因型分别为 (用E、e表示相关基因)。
(2)若假设二成立,请在下表写出猫中蓝眼与黄眼对应的基因型(用E表示蓝色基因、E表示黄色基因) 。
(3)请利用上述F1中的蓝眼雄猫与黄眼雌猫杂交,判断上述假设哪一种是成立的,写出杂交的预期结果与结论 。
31.下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图中①-③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B
Y
蓝眼(雌)×黄眼(雄) 全部为蓝眼
(1)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②的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③的合成。而③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②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以上实例说明植物激素调节也存在 调节机制,图中①②③表示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 、 。激素②由 (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它的主要合成部位除幼芽和幼叶外,还有 。 (2)以上说明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一种刺激的调节,而是 。
(3)用图中植物激素②③之间的关系,解释水平放置时,根出现向地性的原因: 。 32.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图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丙
(1)在图甲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 形式进行循环。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 (用字母表示)。 (2)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 。
(3)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 。 (4)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甲所示以外,还有 。
(5)若图丙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若图丙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 (K1/K2/O),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千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 (用图中标号Ⅰ、Ⅱ、Ⅲ表示)。
37.部分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如秸秆等。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构成植物细胞的 ,其单体为 。
(2)纤维素的分解需要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 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