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
[例7-1] 某企业有四种现金持有方案,它们各自的持有量(平均)、管理成本、短缺成本如表7-1所示。假设现金的机会成本率为12%。要求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
表7-1
现金持有方案 单位:元
这四种方案的总成本计算结果如表7-2所示。
表7-2
现金持有总成本 单位:元
将以上各方案的总成本加以比较可知,丙方案的总成本最低,故75 000元是该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例7-2] 某企业每月现金需求问题为5 200 000元,每次现金转换的成本为1 000元,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率约为10%,则该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可以计算如下: C*=√( 2 x 5 200 000 x 1 000)/10% = 322 490(元)
该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为322 490元,持有超过322 490元则会降低现金的投资收益率,低于322 490元则会加大企业正常现金支付的风险。
[例7-3] 设某企业现金部经理决定L值应为10 000元,估计企业现金流量标准差б为 1 000元,持有现金的年机会成本为14.04%,换算为i值是0.0039,b= 150元。根据该
模型,可求得:
R= 3√( 3 x 150 x 1 0002 )/( 4 x 0.00039 ) + 10 000 = 16 607(元) H= 3 x 16 607 – 2 x 10 000 = 29 821(元)
该企业目标现金余额为16 607元。若现金持有额达到29 821元,则买进13 214元的证券;若现金持有额降至10 000元,则卖出6 607元的证券。
[例7-4] A企业目前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即无现金折扣)付款的信用政策,拟将信用期间放宽至60天,仍按发票金额付款。假设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15%,其他有关数据如表7-3所示。
表7-3
信用期决策数据
在分析时,先计算放宽信用期带来的盈利增加,然后计算增加应收账款投资产生的成本费用增加,最后计算放宽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并做出判断。
1. 计算盈利增加:
盈利增加= 增加的边际贡献 – 增加的固定成本
= ( 120 000 – 100 000 ) x ( 5 – 4 ) – ( 52 000 – 50 000 ) = 18 000(元) 2. 计算增加的成本费用:
(1) 计算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增加。
变动成本率= 4 / 5 x 100% = 80% 改变信用期间导致的机会成本增加
= 6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 – 3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
= 600 000 / 360 x 60 x 80% x 15% - 500 000 / 360 x 30 x 80% x 15% = 7 000(元)
(2) 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收账费用增加= 4 000 – 3 000 = 1 000(元) 坏账损失增加= 9 000 – 5 000 = 4 000(元) 3. 计算增加的税前损益:
放宽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 盈利增加 – 成本费用增加 = 18 000 – 7 000 – 1 000 – 4 000 = 6 000(元)
由于放宽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大于0,故应放宽信用期,即采用60天信用期。 上述信用期分析的方法比较简便,可以满足一般制定信用政策的需要。如有必要,也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如进一步考虑销售增加引起存货增加而占用的资金。
[例7-5] 延续【例7-4】数据,假设上述30天信用期变为60天后,固销售量增加,年平均存货水平从9 000件上升到20 000件,每件存货按变动成本4元计算,其他情况不变。
由于增添了新的存货增加因素,需要在原来分析的基础上,再考虑存货增加而多占资金所带来的影响,重新计算放宽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
存货增加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 20 000 – 9 000 ) x 4 x 15% = 6 600(元) 放宽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 6 000 – 6 600 = -600(元)
因为放宽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小于0,所以考虑增加平均存货这个因素后,不应该采用
60天信用期。
更进一步的细致分析,还应考虑存货增加引起的应付账款的增加。这种负债的增加会节约企业的资金占用,减少资金占用的“应计利息”。因此,信用期变动的分析,一方面要考虑对损益表的影响(包括收入、成本和费用);另一方面要考虑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并且要将对资金占用的影响由“资本成本”转化为“应计利息”,以便进行统一的得失比较。
[例7-6] 沿用上述信用期决策的数据,假设该企业在放宽信用期的同时,为了吸引顾客尽早付款,提出了0.8/30,N/60的现金折扣条件,估计会有一半的顾客(按60天信用期所能实现的销售量计算)将享受现金折扣优惠。
1. 计算盈利增加。
盈利增加=(120 000 – 100 000)x( 5 – 4 )-( 52 000 – 50 000) = 18 000(元)
2. 计算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3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 500 000 / 360 x 30 x 80% x 15% = 5 000(元) 提供现金折扣的平均收现期= 30 x 50% + 60 x 50% = 45(天)
提供现金折扣的应计利息= 600 000 / 360 x 45 x 80% x 15% = 9 000(元)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9 000 – 5 000 = 4 000(元) 3. 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收账费用增加= 4 000 – 3 000 = 1 000(元) 坏账费用增加= 9 000 – 5 000 = 4 000(元) 4. 估计现金折扣成本的变动。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 新的销售水平 x 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 x 新的现金折扣率 – 旧
的销售水平 x 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 x 旧的现金折扣率 = 600 000 x 50% x 0.8% - 500 000 x 0 x 0 = 2 400(元) 5. 计算增加的税前损益。
增加的税前损益= 盈利增加 – 成本费用增加
= 18 000 -( 4 000 + 1 000 + 4 000 + 2 400) = 6 600(元)
由于增加的税前损益大于0,故应当放宽信用期并提供现金折扣。
[例7-7] 某企业2013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为285 000元,信用条件为在60天内按金额付清款项,3个月的赊销情况为:
1月份:90 000元 2月份:105 000元 3月份:115 000元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
平均日销售额=( 90 000 + 105 000 + 115 000 )/ 90 = 3 444.44(元)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平均日销售额= 285 000 / 3 444.44 = 82.74(元) 平均逾期天数的计算:
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平均信用期天数 = 82.74 – 60 = 22.74(天) [例7-8] 下面的例子说明1月份的销售在3月末的在外(未收回)应收账款为50 000元(见表7-5)。
表7-5
各月份销售及收款情况 单位:元
计算未收回应收账款的另外一个方法是将销售3个月后未收回销售额的百分比(20%)乘以销售额(250 000元),即:
20% x 250 000 = 50 000(元)
[例7-9] 下面提供一个应收账款账户余额模式的例子(见表7-6)。为了简便体现,该例假设没有坏账费用。假定收款模式如下:
(1) 销售的当月收回销售额的5%; (2) 销售后的第一个月收回销售额的40% (3) 销售后的第二个月收回销售额的35% (4) 销售后的第三个月收回销售额的20%
表7-5
各月份应收账款账户余额模式 金额单位:元
3月底未收回应收账款余额合计为:
50 000 + 165 000 + 380 000 = 595 000(元)
4月份现金流入估计=4月份销售额的5% + 3月份销售额的40% + 2月份销售额的35% + 1月份销售额的20%
估计的4月份现金流入=(5% x 500 000)+(40% x 400 000)
+(35% x 300 000)+(20% x 250 000)
= 340 000(元)
[例7-10] H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冰箱、中央空调和液晶电视。20x1年全年实现的销售收入为14.44亿元。公司20x1年有关应收账款具体情况如表7-8所示。
表7-8
H公司20x1年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单位:亿元
上述应收账款中,冰箱的欠款单位主要是机关和大型事业单位的后勤部门;中央空调的欠款单位均是国内知名厂家;液晶电视的主要欠款单位是美国Y公司。
20x2年H公司销售收入预算为18亿元,有6亿元资金缺口。为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决定对应收账款采取以下措施:
(1) 较大幅度提高现金折扣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可使应收账款周转率由
20x1年的1.44次提高至20x2年的1.74次,从而加快回收应收账款。
(2) 成立专门催收机构,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预计可提前收回资金0.4亿元。 (3) 将6-12个月应收账款转售给有关银行,提前获得周转所需货币资金。据分析,H
公司销售冰箱和中央空调发生的6-12个月应收账款可平均以92折转售银行(且可无追索权);销售液晶电视发生的6-12个月应收账款可平均以90折转售银行(但必须附追索权)。
(4) 20x2年以前,H公司给予Y公司一年期的信用政策;20x2年,Y公司要求将信用
期限延长至两年。考虑到Y公司信誉好,且H公司资金紧张时应收账款可转售银行(但必须附追索权),为了扩大外销,H公司接受了Y公司的条件。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计算分析如下:
首先,20x2年年末应收账款:(18 / 1.74)x 2 – 11.46 = 9.23(亿元) 采取第(1)项措施20x2年收回的资金数额: ( 1.26 + 1.56)x 0.92 + 1.04 x 0.9 = 3.53(亿元) 再次,采取(1)~(3)项措施预计20x2年收回的资金总额: 2.23 + 0.4 + 3.53 = 6.16(亿元)
最后,对H公司20x2年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评价:
① 大幅度提高现金折扣:虽然可以提高公司货款回收速度,但也可能导致企业盈利水平降
低甚至使企业陷入亏损。因此,公司应当在仔细分析计算后,适当提高现金折扣水平。 ② 成立专门机构催款,必须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防止得不偿失。
③ 公司选择将收账期在1年以内、销售冰箱和中央空调的应收账款出售给有关银行,提前
获得企业周转所需货币资金,应考虑折扣水平的高低,同时注意防范所附追索权带来的风险。
④ 销售液晶电视的账款,虽可转售银行,但由于必须附追索权,风险仍然无法控制或转移,
因此,应尽量避免以延长信用期限方式进行销售。
[例7-11] 假设某企业每年所需的原材料为80 000千克,单位成本为15元/千克。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为2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0.8元/千克。一年按360天计算。则:
经济订货批量=√2 x 80 000 x 20 / 0.8 = 2 000(千克) 每年最佳订货次数= 80 000 / 2 000 = 40(次)
最佳订货周期= 360 / 40 = 9(天)
经济订货量平均占用资金= 2 000 / 2 x 15 = 15 000(元)
与经济订货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 √2 x 80 000 x 20 x 0.8 = 1 600(元) 在经济订货批量下,变动订货成本= 40 x 20 = 800(元), 变动储存成本= 2 000 / 2 x 0.8 = 800(元)
[例7-12] 某零件年需用量(D)为3 600件,每日送货量(p)为30件,每日耗用量(d)为10件。单价(U)为10元,一次订货成本(生产准备成本)(K)为25元,单位储存变动成本(K0)为2元。要求计算该零件的经济订货量和相关总成本。
将例中数据代入相关公式,则: EOQ= 367件 TC(EOQ)=490元
[例7-13] 信达公司计划年度耗用某材料100 000千克,材料单价50元,经济订货量25 000千克,全年订货4次(100 000 / 25 000),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为1 200千克。单位材料年储存成本为材料单价的25%,单位材料缺货损失24元。在交货期内,生产需要量及其概率如表7-9所示。
表7-9
该企业最佳保险储备的计算如表7-10所示。
表7-10
保险储备分析 金额单位:元
注:缺货损失=每年订货次数x换货数量x缺货概率x单位缺货损失
从表7-10可以看出,当保险储备为100千克时,缺货损失与储存成本之和最低。因此,该企业保险储备量为100千克比较合适。
【例7-13】说明了考虑交货期间生产需求量时的最佳保险储备量的确定方法。至于因延误供货引起的缺货可以通过估计延误时间和平均每日耗用量来计算增加的保险储备量。
[例7-14] 某企业与银行商定的周转信贷额度为5 000万元,年度内实际使用了2 800万元,承诺率为0.5%,企业应向银行支付的承诺费为:
信贷承诺费=( 5 000 – 2 800)x 0.5% = 11(万元)
[例7-15] 某企业向银行借款800万元,利率为6%,银行要求保留10%的补偿性余额,则企业实际可动用的贷款为720万元,该借款的实际利率为:
借款实际利率=(800 x 6%)/ 720 = 6% /( 1 – 10% ) = 6.67%
[例7-16] 某企业从银行取得借款200万元,期限1年,利率6%,利息12万元。按贴
现法付息,企业实际可动用的贷款为188万元,该借款的实际利率为: 借款实际利率= ( 200 x 6% )/ 188 = 6% / ( 1- 6% )= 6.38%
[例7-17] 某企业借入(名义)年利率为12%的借款20 000元,分12个月等额偿还本息。该项借款的实际年利率为:
实际年利率= 20 000 x 12% = 24%
20 000 / 2
[例7-18] 某企业按“2/10,N/30”的付款条件购入货款60万元。如果企业在10天以后付款,便放弃了现金折扣1.2万元(60 x 2%),信用额为58.8万元(60 – 1.2)。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为:
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 折扣% x 360天
1-折扣% 付款期-折扣期
= 2% x 360天
1-2% 30-10
= 36.73%
[例7-19] 企业采购一批材料,供应商报价为10 000元,付款条件为:3/10、2.5/30、
1.8/50、N/90。目前企业用于支付账款的资金需要在90天时才能周转回来,在90天内付款,只能通过银行借款解决。如果银行利率为12%,确定企业材料采购款的付款时间和价格。
根据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计算公式,10天付款方案,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为13.92%;
30天付款方案,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为15.38%;50天付款方案,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为16.50%。由于各种方案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均高于借款利息率,因此初步结论是要取得现金折扣,借入银行借款以偿还货款。
10天付款方案,得折扣300元,用资9 700元,借款80天,利息258.67元,净收益
41.33元;
30天付款方案,得折扣250元,用资9 750元,借款60天,利息195元,净收益55
元;
50天付款方案,得折扣180元,用资9 820元,借款40天,利息130.93元,净收益
49.073元;
结论:第30天付款是最佳方案,其净收益最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