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白莽作〈孩儿塔〉序》
鲁迅怀着深深的思念和火一样的友情,用诗一样的语言,赞颂青年革命者殷夫的诗的战斗的锋芒和清新、明朗的风格,令人动容。
《无韵之离骚》
作者以《李将军列传》为典型例子,结合自身和司马迁的人生体验,深入戒毒,层层分析,揭示其貌似平淡的叙事中的郁愤和冷峻。寓深沉于平淡,就是“太史公笔法”的真谛。
《密室的生活》
这篇书评揭开了战争时期生活的表层,将我们引向人性的深处。它提醒我们:当死亡在门外逡巡时,这位16岁的少女热切地观察并忠实地记录着密室的生活和她内心的感受。普通人对人类的信念没有被血腥的战争扑灭,少年人仍在一如既往地成长,这是“对生命存疑的最有力的答案”,是安妮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单元
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杰出的科学家同样有强烈的人文追求和深厚的艺术素养,科学的世界里也同样有迷人的诗情画意。科学与艺术的目标也应当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走向更高的文明境界。
《爱因斯坦与世术》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两者互补而统一地构成了世界的美的极致,两者永远没有终点,都是热爱真、善、美的人不断追求的目标。他们在不断的追求中感到莫大的乐趣,甚至成了精神生命的需要。这就是科学巨匠爱因斯坦酷爱音乐和文学艺术,而且富于音乐才能的缘由。
文章大量引用爱因斯坦的言论和事迹,议论纵横,挥洒自如,引人入胜。 《说数》
在这篇文章里,数字不再枯燥乏味,它们活灵活现地引出一连串有趣的知识,机智地展示着自身所蕴涵的美妙的思想光彩。
作者说古道今,或比喻,或拟人,使枯燥的数字洋溢着灵性和生气;在说“数”中自然地穿插着诗情的抒发和哲理的沉思,让抽象的数学王国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四单元:
在文学作品中,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剧本并列的一种重要的体裁。它可以叙事,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小品、随笔、游记、短评、杂感、序跋、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这个范畴。比之
于其他体裁,散文的写作更为灵活、自由,更能凸现作者的个性。
《想北平》
这是一篇怀乡之作,作者用舒缓而平淡的文字表达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北京娴雅而热烈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溢着动情地微笑和泪的光影。北京的街景、院落、花草、树木,处处“空闲的地方”,都有文化古城的深层内涵。文章笔墨平淡,却极有情致,值得细细品味。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的大教育家,其业绩自然不可胜数。作者抓住“春风化雨”和“兼容并包”这“两大端”,列举看似平凡的事例,满怀崇敬地娓娓道来,使我们仿佛目睹他“蔼然仁者,慈祥诚恳”的气象,领略到他“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境界。
第五单元: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使我们想到坚毅、崇高与博大;水,使我们想到深沉、灵动与壮阔。先人由山水生发的奇思妙想,层见叠出,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意蕴,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山,使我们想到坚毅、崇高与博大;想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象征,是审美理想或人类哲思的一种寄托。
《游褒禅山记》
世上奇伟瑰丽的景观,多在道途险远、人迹罕至之处。要领略它,须有足够的体力,也须借助必要的外物,而尤其是要具有坚强的意志。作者根据他游山的体验,指出人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尽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