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采莲曲》优质课公
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会认“裁”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两年的古诗学习,已经基本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而本首诗的难点在于,学习时要从诗人当时“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不禁心驰神往”的感受出发,以“闻歌始觉有人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倒推诗句,再梳理顺序诵读整首诗,使学生在低吟浅唱中和诗人的感受产生共鸣,从而感悟古诗意境。
3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古诗吗?通过近两年的学习,我们在诗人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了许多古诗,从古诗中领略过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这让我们想起了诗人李白诗中的千古名句,我们和贺知章一起欣赏了柳枝的婀娜多姿,感受到了杜牧笔下红艳灿烂的枫叶。
2、今天,唐代诗人王昌龄要带我们到荷花池去看看呢!说说你在池塘边看到了什么?(板贴“荷花、荷叶、莲蓬”,并解释:荷花,又叫莲花,有“水中芙蓉”的美称。)
3、夏天,荷花盛开,莲蓬成熟,一群姑娘划着小船来采莲蓬、摘荷花。王昌龄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写下了一首古诗《采莲曲》。
(CAI: 显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20页,认真听老师读古诗,注意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2、要读好古诗,首先得读准字音。请大家自由读读古诗,再把双横线中的字在诗中圈出来,大声地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诗)
3、(出示字卡:裁)谁来读读这个字?(指名读)你能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读好这个字吗?(强调平舌音。指名读,齐读)
4、(出示 “莲蓬”字卡,相机板贴)
“裁”:去掉拼音小帽,你还能读准吗?(指名读,齐读)
“觉”:这是一个多音字,诗中应该读什么音?(指名读)你能用这个字组组词吗?对,“觉”在本首诗中就是“发现、知道”的意思。(齐读) 5、(出示 “荷叶”词卡,相机板贴)
①生字会读了,这些词语你会读吗?我想请同学上台来,带着大家读。小老师读对了,全班同学跟着他一起读2遍。(小老师带读词语)
(教师相机解释:“罗裙”就是用丝绸裁剪制作出来的裙子。) ②这些小老师真称职,请你们帮忙把荷叶贴到黑板上吧。 (学生贴“荷叶”词卡,教师相机整理。)
6、大家看(指黑板),“池塘”里有荷叶、有莲蓬,还差什么呢?(出示“荷花”)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老师就请谁用荷花来装扮池塘。请大家自由练习朗读古诗,不仅要读准词语,还要读通诗句。(学生练习朗读)
7、请把古诗读给同桌听一听。读对了,请你夸夸他;没读对,请你帮帮他。(同桌互听互读) 8、谁能准确、流利地朗读整首诗?(指名读,正音,板贴“荷花”) 9、请全班同学一起大声朗读古诗。(齐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的古诗都读得很准确、很通顺了。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画面吧。 活动3【讲授】品读古诗 (一)闻歌始觉有人来。
1、看,荷塘风光是多么迷人啊。这时,传来了一阵动听的歌声。(CAI :采莲姑娘的歌声)听到池塘中传来的歌声,你知道了什么?(板书:人)是啊,听到歌声,我们才知道有人来了。这就是“闻歌始觉有人来”。(出示句子,教师范读)
2、谁来读读这一句?教师评价,指导朗读。 3、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吧。(齐读) 过渡:唱歌的姑娘在哪儿呢?为什么看不见呢? (二)乱入池中看不见,
1、姑娘划着船进入池塘里,和荷叶、荷花混在了一起,让人看不清楚,这就是“乱入池中看不见”。(板书:池中)
2、(出示句子)谁愿意读读这一句?师生评价,指导朗读。 3、把这两行诗连起来,谁会读?师生评价,指导朗读。
过渡:仅仅是因为荷叶、荷花多,遮住了姑娘,所以看不见吗?请同学们再去读读古诗的第一、二句,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1、你是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板书:罗裙 脸)指导学生抓住“一色裁”“两边开”读懂诗句。
2、归纳:你真会读书,抓住诗中的关键词“一色裁”,就知道了罗裙和荷叶的颜色是一样的。看来,抓住关键词语读懂诗句,这的确是学习古诗的好办法。 3、罗裙和荷叶是不是一样的颜色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4、(CAI:姑娘划船)几位姑娘划着船采莲来了。她们穿的罗裙真的和荷叶是一样的颜色,她们的脸庞在荷花的映衬下,红扑扑的,格外美丽。 5、这么美的景色该怎么读呢?师生评价,指导朗读。 (四)朗读整首诗。
过渡:姑娘和荷花池已经融为一体了!难怪会“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指板书)小结:看,池塘里有荷叶,有荷花,有美丽的姑娘,还有动听的歌声,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
2、谁能有感情地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指名朗读)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吧。(齐读) 活动4【活动】诵读古诗
过渡:看来,同学们不仅读得流利,还读得很有感情。现在,老师要提高点难度了,敢接受挑战吗?
1、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诵读相应的诗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