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教学方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用的基本标准、原则和技巧;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上,重点掌握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原则;了解当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发展趋向。 二、学习要点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而采取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国内外教学法的分类 1、国外教学法的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提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这些学习刺激称之为A、B、C、D刺激,由此形成四种教学方法。 (1) 呈现方法 (2) 实践方法 (3) 发现方法 (4) 强化方法
2、我国教学方法的概括性分类。
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 (1) 操作性教学方法
(2) 原理性教学方法 (3) 技术性教学方法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九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五)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 2、操作性 3、整体综合性 4、调控性 5、灵活性 6、层次性
(六)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 3、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4、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七)构成教学策略的要素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实施程序、操作技术。 (八)教学策略的类型
1、依据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顾泠沅将教学策略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1)内容型策略。内容型策略有强调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个类别,也就是结构化策略、问题化策略。
(2)形式型策略。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形式型策略有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学习三种类别。
(3)方法型号策略,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
(4)综合型策略。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以教学经验为基础多方面综合地展开的教学策略。
2、依据教学过程,李森等将教学策略分为准备策略、实施策略、管理策略和监控策略四种。
(1)准备策略。教学的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之前所做的有关各项准备工作的策略。教师需要从学生、目标、检测及候课等几个方面做准备。 (2)实施策略。实施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的导入、课中及结束等过程的不断调控,顺利实施教学设计方案,以达成预定教学目标。
(3)教学管理策略。教学管理是对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教学质量。就一个学校而言,宏观的教学管理主要指学校教学管理。微观的教学
管理则主要指课堂教学管理。
(4)教学监控策略。教学监控策略,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或措施。 (九)教学方法选用的标准
一般而言,有效教学方法的选用应符合以下标准: (1) 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只有会有符合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才能发挥其特有效能。依据教学规律、教学原则选项用教学方法是最根本的标准。 (2) 符合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必须选择与教学目的相适应,能够实现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3) 适合教材的内容
教学任务是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实现的。因此,教学应尽可能考虑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为掌握这些内容而需要的活动的性质。不同学科、性质的教材,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同一学科中的具体内容的教学,也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4) 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包括年龄的(生理和心理的)可能性;教养、教育和发展上的准备程度;班级集体的特点等。因此教学和教育也要随时改变,应该根据学生的体力、生活经验、打通和知识水平以及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等等而有所改变。
(5) 适应教学的现有条件和所规定的时间
包括教学的物质设备条件、卫生保健条件、人际道德伦理条件、审美条件,还有学校教学法材料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就会限制某些教学方法(如直观法、探索法、独立工作法)的运用。 (6) 符合教师本身的可能性
这就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应考虑教师自身的素养以及掌握、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水平。有些教学方法虽然好,但教师缺乏一定的素养,驾驭不了,就不可能在教学实践中产生良好的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十)教学方法选用的原则
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注意贯彻以下原则: (1) 要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
教学方法的运用,首先要考虑充分发挥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构成的教学过程的整体功能,使之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功能。
(2) 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教学方法的种类繁多,但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总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是相对于注入式而言的,其强调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的学习活动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3) 要注意综合性和灵活性
无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师的素养、学生的身心特征,或者教学手段、教学环境,都是多样化的,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只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