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
2.疆域指大陆部份,海域指海洋和岛屿部份。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中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其中最大为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 ... ...
5.师总结:看啊,这就是我们美丽富饶、幅员辽阔的祖国,在中华大家庭里,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而感到骄傲。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活动三:量一量,算一算
1、教师:我们的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处处有着另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很多的人都想到我们中国旅游,你想到我们中国的哪些地方去旅游?(学生交流) 2、出示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想去的地方。试着猜猜到那里的距离。 (引导学生思考由自己的家乡到某处旅游大概的距离,从而巧妙的引出比例尺。) 3、让学生观察地图能不能发现表示距离的符号,学生发现比例尺; 2、讨论比例尺的意义;
3、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运用比例尺。
1、地球表面的面积很大,要把它绘在平面图纸上,就必须予以缩小。缩小时,又必须使地图上的长度与相应实地的距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并以这种比例关系作为两者之间的量算尺度,这个尺度就叫地图比例尺。如在地图上1∶10万,即图上1厘米长度相当于实地100000厘米(即1000米)。在测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例如:图上距离1厘米,比例尺1:100000,实际距离多少千米? 1厘米÷1/100000=1x 100000=100000(厘米)=1(千米)
4、在小组内共同动手量一量祖国最北端乌苏里江到最南端海南岛的图上距离是多少;算一算,乌苏里江到最南端海南岛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6、自行量、自行算。 三、课后实践
49
在地图上量一量从乌苏里江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是几厘米,算一算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如果小明每天走20千米,他要走多少天?
主题二 我们的大中国
活动目标:
1、 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感受祖国之大,激发热爱国土的情感。 2、初步了解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相应的位置。
3、培养学生调查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建立起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活动准备: A学情分析:
从四年级上学期,教材开始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己生活的地方逐渐进入到认识自己的祖国。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祖国是有自己的了解、认识及感受的,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求对生活的国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至于再深入的内容将在以后的教材中逐步出现。 B物质资料准备:
1、 教师准备:中国地图、《大中国》歌曲、《东方之珠》歌曲、中国政区拼图玩具
2、学生准备:描摹的中国地图图片、有关祖国的资料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东南西北中 一、 课前初探
查找中国地图,观看中央天气预报,搜集有关大中国的资料
二、 课中深究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经典老歌(《大中国》),请同学们仔细听,然后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就走进我们的大中国,走向中国的东南西北中。
2、
汇报展示,合作探究(中国概况 )
说到我们的中国,又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对中国有哪些了解呢? 活动一合作交流:我心中的中国或我了解的中国
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