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概况
一、地理位置
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 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 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 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
二、概况
全境东西长53.3公里(图距),南北宽41.5公里,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无一处百亩平地。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县内山脉,中部从北向南,依次为天池岭——蒋家梁子——大山庙梁——韩家山;西部从北向南,有土地岭——太平山——五条岭——界岭;南部自西向东,有马食坪——韩家山——圣母山——平顶山——野人山。横亘约100余公里(南部山脉一脉相承,与湖北竹山县交界,县西、南、东三面山脉与中部接连呈向东倾斜的“山”字形。
县城东与郧县交界的下卡子汉江边县全县最低处,海拨仅170米;南部界岭中段的五龙尖海拨1901米,居诸山之冠。 按海拨高度,地表形态,全县可分为剥蚀构造中山区陵区和侵蚀构造低山河谷区。
气候特点
白河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气候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受相对高差大的山地地貌影响,垂直性气候特征明显。平均气温为12.2℃-16.5℃,平均日照数1753.8小时,平均降水量787.4mm,无霜期为234-261天。因海拔高度,植被覆盖程度不同,故气垂直差异显著。谚云 “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是本县气候随地域变化的写照。“春寒、伏旱、秋阴雨”是本县的气候特点,伏旱、秋阴雨也是本县主要灾害性天气。
三、人口分布
白河县总人口为20.90万人,其中男性11.2万人,女性9.7万人,全县有少数民族人口184人,其中回族138人、蒙古族28人,其它民族18人。
四、人文资源 白河旅游
白河县以其“秦头楚尾”特有的区位优势鼎立在陕西对外开放的最南大门,南依巴山,北临汉水,西连旬阳、东、北、南三面环楚,是中原入陕进川之咽喉,古有“秦头楚尾”之称。襄 渝铁路,316国道,汉江穿境而过,县城距湖北车城十堰98公里,距道教圣地武当山仅120公里,是勾通西安
-十堰-武当山-神农架四大旅游热点的桥梁和纽 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红石河
白河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侯、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旅游资源丰富,山川秀美,古迹甚多,风景名胜遍布全县。县内以红石河流域自然风光和平顶山森林公园为主的50余处景区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妙趣横生,美轮美奂,其乐无穷,令人心旷神怡,使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经营绿色,建设绿色白河”的发展战略,决定把生态旅游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来发展。白河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东风。
旅游景点有和氏璧产地月儿潭,城区近郊的白龙洞,
白龙洞
有五条岭上的女儿寨、黄龙洞、黑龙洞、九仙洞和母猪洞,明代古建筑双塔寺(今双河乡境内),红石河自然风光等。目前,红石河自然风光正在开发之中。红石河景区人文景观主要有石梯子战役遗址、祖师洞、华陀庙、三关、黄龙寨、大坪渔场等,自然景观有黄土梁瀑布、坎子瀑布、骆驼峰、黑龙潭、野人山、五龙捧圣、一线天等。各景点均分布在红石河一河两岸,沿河而上可一览无余。
白河风景名胜区,是镶嵌在巴山深处的一块璀璨的明珠,无疑将成为陕南又一旅游胜地,以她独特的魅力和良好的服务,向世人展示她美丽的风姿!
五、行政区划
全县行政区划分为12镇、124个村民委员会、3个城镇社区,分别是城关镇、中厂镇、构扒镇、茅坪镇、卡子镇、宋家镇、西营镇、仓上镇、冷水镇,麻虎镇、小双镇、双丰镇。四境:县境北与湖北省郧西县景阳、夹河、羊尾三>区(镇)一江之隔;县东的泡桐树梁、火烧寺和麻栎沟垴,与湖北省郧县将军、陈家庄毗邻;县南的黄龙洞、平顶山、东沟垴、硫铁矿二 、三工区、界岭垭、晏家扒、天堂寨和韩家山,与湖北省竹山县得胜(镇)区接壤;县西的金枝沟魏家沟、印沟垭、太平山、九个函、五岭山付家坡、马食坪,与旬阳县蓝滩、武王交界。民国二十八年(1939),白河县在旬阳县内有文牛、庙坪两个行政保的“飞地”划归旬阳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