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8)
盗传必究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 √ ) 2.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 )
3.出生21天-5个月的婴儿,有大量“玩弄”声音的现象,此阶段为非自控音阶段。( × ) 4.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 √ )
5.重叠音出现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婴儿说话所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 √ ) 6.把“妈妈”理解为仅指自己的妈妈,这是儿童理解词义的特化现象。( × )
7.在确定幼儿语言教育内容时,要把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言教育内容的重点、难点在教育过程中给予突出与强调。( √ )
8.婴儿说多词句时,不流畅、重复是不正常的口吃现象,成人应及时纠正,以免影响以后的语言学习。( × )
9.“早期阅读”是指幼儿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 × )
10.为更好地掌握谈话技能和规则,在谈话活动中,要让幼儿反复练习某一交往技能,还可以让幼儿将某些交往词语背诵下来。( ×)
11.仿编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对原作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充。( × ) 12.讲述活动为幼儿提供的是一种相对正式规范的语言运用场合。( √ )
13.听说游戏是由儿童自发组织,教师利用游戏中儿童的兴趣而进行听说教学的游戏。 ( × ) 14.在体育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在爬、跳、跑等一系列活动中,多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 × )
15.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 ( √ ) 16.语言角的主要作用是让幼儿阅读文学作品,让有兴趣的幼儿认读汉字或练习运笔。 ( × ) 17.表演法是指教师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根据作品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再现文学作品,以提高口语表现力的一种方法。( × )
18.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和习惯这三个方面。( √ ) 19.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 ×) 20.“××地区幼儿学说普通话与方言关系的调查”,通过收集幼儿学说普通话过程中存在的发音问题,以便今后的语言教育中加以重点突破,它属于跟踪调查。(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话语,也是一种书面的符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