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
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这句话体现了()。 A、商品供求之间的关系 B、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C、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D、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不平衡 【答案】C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故价值决定价格。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所以选择C。
2、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内,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 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其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 C、应负过失致死的责任
D、因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A
【解析】张某出于杀害李某的目的实施了杀人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认识错误而使杀人行为没有 得逞,应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选项A正确。张某的行为并非不能预见原因所致,选项B不正 确。C选项的主观条件与题目不符,不正确。由题目 3、下列不属于行政决策的特征的是()。 A、决策主体的特定性 B、决策内容的广泛性 C、决策的程序性 D、决策的权威性 【答案】C
【解析】情况有时候会是突发的,这个时候的决策也就不可能按照程序来进行。因此决策的程序性不属于行政决策的特征。
4、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1
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答案】D
【解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因此,在实际中,所有资本家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取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故选D。 5、××县公安局拟发文严禁赌博活动,应选()行文。 A、命令 B、公告 C、通知 D、通告 【答案】D
【解析】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故选D。 6、根据物权客体的种类,物权可分为()。 A、完全物权与限定物权 B、主物权与从物权 C、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D、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答案】C
【解析】以物权支配力的范围为标准,可将物权分为完全物权和限定物权。从设立目的角度对限定物权再分类,可将限定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根据物权客体的种类不同,可将物权分为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根据物权是否能够独立存在,可将物权分为主物权和从物权。故选C。 7、下列诗句与其描写的名山对应正确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庐山 B、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衡山 C、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黄山 D、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天柱山 【答案】D
【解析】唐代诗人杜甫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形容东岳泰山的高峻,A项错误。白居易的“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与李白的“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都是对南岳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述,B项错误,D项正确。“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描绘的是武当山,C项错误。
2
8、下列公文用语中没有歧义的是()。 A、本区新建五座一千平方米的教学楼 B、此案涉及四个课题组成员 C、贵单位接到通知后,请立即办理
D、本项目三个工作人员,分别到广州、上海、南宁调研 【答案】C
【解析】A项语句歧义,出现五座总计一千平方米还是五座每个一千平方米的歧义。B项语句歧义,出现四 个课题还是四个成员的歧义。C项正确,没有歧义。D项语句歧义,出现三个人都去三个城市还是一人去一 个城市的歧义。故选C。
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要求是()。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爱岗敬业。故选A。
10、赤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虽然自古就有,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近年来,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展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看()。 A、赤潮不能消失但能有效遏制 B、赤潮治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人类总有一天能够消灭赤潮 D、赤潮不能消灭也不能遏制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由人类解决赤潮问题的过程可知,赤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可以被扼制,但并不能彻底消灭,因此CD项观点错误。人们采取了治理措施治理赤潮的事例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AB两项均正确。故本题选择AB项。 11、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B、“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 C、“物质世界”是永恒的“理念世界”的不完全的复制品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答案】BCD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