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文】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7 2:20: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20届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诗文崇尚雅正,风格唯美,但在雅正唯美之境下,却涌现出了以戏谑谐趣为表征的俳谐诗,于北宋时期绽放异彩,蔚为大观,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映射出宋代文化的新面貌、新格局。俳谐诗何以于北宋时期兴盛而广为传播?这与以下四大要素的关联颇为紧密。

一为诗人作为“舆论领袖”,影响广泛。正统诗学以诗言志,以诗缘情,以诗感物,其风格与文体一向居于主流。相比之下,俳谐诗虽属小众,却也改变了正统诗文单一的审美形态,体现了人类情感具有的多元性表达的特征,为文化共生所需求。俳谐诗之所以能在宋代大放异彩,诗词名家于其间引领风骚,当属关键性因素。得宋人喜爱的俳谐诗出自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大家之手,于庄与谐、雅与俗之间拉伸出一种张力之美,自然会有一种常人作品中所罕见之气象、境界与格局,令俳谐诗更具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其中。

二为俳谐诗流传形式多样,为民众乐见。宋代城市繁荣,宋熙宁之后,都城夜市不绝,一派繁华,杂剧、诸宫调、傀儡戏、杂耍等艺术众多而为市民乐见。面对喧闹的大众文化,俳谐诗没有采取拒斥的态度,而是选择了会通。众多戏剧因素如内容、插科打诨手法与形态融入俳谐诗文创作。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事为叶丞相赋》中“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洞仙歌》结句“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等均采用打诨手法,谐意缭绕。

三为俳谐诗于诙谐中蕴含人生哲理。宋代俳谐诗文本以“戏谑”风格为特征,结构相通于杂剧,先冷后热,先说冷语,后说笑话。俳谐诗不作生硬说教,而是如杂剧打诨,令人发笑中领悟道理,内容富于启迪。陈善《扪虱新话》曰:“予谓杂剧出场,谁不打诨,只是难得切题可笑尔。山谷盖是读秦少章诗,恶其终篇无所归,故有此语。”,而是有所归旨。

四为俳谐诗符合心理需求,民众乐于接受。谐趣产生之第一要义为心理期待解构所致。俳谐打诨并非纯粹为追求语言有趣让人发笑,开心愉悦。诗人善用各种言辞引起读者期待心理,预设情境,对读者期待心理进行解构,随之产生心理落差,谐趣亦因之而生。谐趣产生之第二要义为语言逻辑跳跃引致。逻辑颠倒错位,化悲为喜,无情之物化有情,安排一个不甚相关或非一致性逻辑,呈现出乎意料关系,峰回路转,妙语连珠。

俳谐诗兴盛于两宋,是文人审美情趣多样化的呈现,亦受民间文化诙谐审美影响,负载了文人对生活及其谐趣之追求,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雅好谐谑的幽默性格,折射出两宋文化在雅正严肃之余生趣活泼的另一面。出自民间,雅俗共致,俳谐诗顺应时代,为民众与雅客所接受与传播,亦是一个时代诗文呈现时代生活之典型。

(摘编自徐雅琴《俳谐诗在宋代的传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俳谐诗与宋代雅正唯美的诗文风格不符却能够大放异彩,映射出宋代文化的新面貌。 B.正统诗学风格与文体一向居于主流,以诗来言志、缘情、感物导致了审美形态的单一。 C.俳谐诗人善于解构读者的期待心理,让其产生心理落差;安排颠倒错位的逻辑,出人意料。 D.俳谐诗是北宋诗文呈现时代生活的典型,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民众与雅客接受并传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从四个角度论述了俳谐诗在北宋兴盛并广为传播的原因。 B.文章第二段通过与正统诗学的对比,突出了俳谐诗被宋代士大夫普遍喜欢的重要原因。 C.文章在论述俳谐诗融合戏剧因素时,列举了辛弃疾采用打诨手法的诗句作为事实论据。 D.文章通过介绍谐趣产生的两个要义,证明符合民众心理需求的俳谐诗易于让人接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词名家的俳谐诗以其罕见的气象、境界、格局使得宋代俳谐诗具有吸引人的独特魅力。 B.俳谐诗使用打诨纯粹是为追求语言的有趣,在诙谐中蕴含人生哲理,对读者进行启迪。 C.如果俳谐诗面对喧嚣的大众文化采取拒斥的态度,就不会凭多样流传形式为民众喜爱。 D.俳谐诗呈现的多样化的文人审美趣味是由两宋文化在雅正严肃之余的生趣活泼决定的。 二、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7小题,共35分)

(一)课内文言文翻译(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何承矩字正则。幼为棣州衙内指挥使,从继筠讨刘崇,擒其将胡澄以献,论功授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五年,知河南府。时调丁男百十辈转送上供纲,承矩以为横役,奏罢其事。徙知潭州,疏为政之害民者数十事上之,悉被容纳。凡六年,囹圄屡空,诏嘉奖之。米信知沧州,以其不习吏事,命承矩知节度副使,实专郡治。时契丹挠边,承矩上疏曰:“若于顺安寨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资其陂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可以遏敌骑之奔轶。其无水田处,亦望选兵戍之,简其精锐,去其冗缪。”太宗嘉纳之。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乃以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俾董其役。由是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民赖其利。淳化四年,擢知雄州。契丹精骑数千夜袭城下,伐鼓纵火,以逼楼堞。承矩整兵出拒,迟明,列阵酣战久之,斩馘甚众,契丹遁去。 秩满,召还,拜引进使。州民百余谒阙贡马,乞借留承矩,赐金紫,诏许再任。真宗嗣位,以事有缓急,难于匀济,命承矩为四路都 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丁内艰, 时以边兵稍息,农政未修,起复授置缘边安抚使,且诏边民诱其复业。承矩曰:“契丹闻之,必谓诱其部属也。”乃易诏文为水旱流民之意。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景德元年,入朝,进领英州团练使。时议防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三年卒,年六十一。特赠相州观察使,赙钱五十万,绢五百匹,中使护葬。

(选自《宋史·列传三十四》,有删节)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B.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C.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D. 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6.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平兴国”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秩”的本意是根据官员的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俸禄。“秩满”是指官员在年终评定时获得了最高等级。

C.“金紫”,指“金印紫绶”,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借指高官显爵。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是唐宋的佩饰和官服。

D.“转运使”,是封建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官职。宋初为集中财权,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都转运使”一般由官高位重者担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承矩作战勇敢。年轻时他担任棣州衙内指挥使,跟随着何继筠讨伐刘崇,捉住了他们的将领胡澄来进献,论功被提拔了官职。

B.何承矩爱惜百姓。做河南府知府,上奏停止征调壮丁转送上交朝廷的货物的差役;做潭州知州,上奏施政中危害百姓的事达数十件。

C.何承矩善于谋划。为了增加水田,他建议掘开河道,同时可以遏制契丹骑兵;他率军打退契丹数千骑兵;并为恢复边塞农业做过贡献。

D.何承矩熟习政务。太宗曾多次采纳他的建议,并下诏褒奖;真宗让他谋划重要事务,即使朝廷大臣弹劾他私自改动诏书,也不予追究。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5分)

(2)时以边兵稍息,农政未修,起复授置缘边安抚使,且诏边民诱其复业。(5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2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0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②①

【语文】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uw5c0vwm26gjog0oh073pit886azp004s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