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教学时数】一课时(7) 【教学过程】
一、读“连接语”,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理解探究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写了顶碗少年的一次表演,这是一场什么样的表演?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3、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1)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少年表演的过程的?(3—7自然段)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3)全班交流。 ①少年表演了几次?
②第一次表演,他是怎样表演的?第一次表演失败,顶碗少年的表情是什么?他是怎样做的?此时他怎样想?观众的表现是什么? ③第二次表演,他是怎样表演的?这时的碗有什么变化?第二次表演失败,他的表情是怎样的?他此时怎样想?观众的表现是怎样的?
④第三次表演,观众的表现是怎样的?这时的碗有什么变化?少年是怎样做的? (4)师总结:由此可见,这的确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5)有感情地分组朗读。
2、这么惊心动魄,难度这么大的表演,二次都失败了,为什么第三次反而成功了呢? 3、学生交流: (1)“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老者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2)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见他第二次失败后已经非常紧张,但当老者安慰他之后,他镇定下来了,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可见老者对他的关爱和鼓励多么重要。 (3)引导想象: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
(4)虽然我们不知道老者到底说了什么,但我们可以肯定,正是有了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4)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描写老者的片段。 三、感悟写话
1、同学们,文章的结尾是以省略号结束,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2、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4、小结: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也表达了我们的感受。这一场杂技表演不但启迪了作者,也深深的影响了我们。 四、摘录词语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如:“座无虚席”“惊慕”“目不转睛”“不知所措”“惊心动魄”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并说说推荐的原因。 五、小结
今天,我们观赏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感动人心的表演。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汲取力量,不仅学会本文的语言及写作方法,而且在未来的人生的学习与工作中能面对挫折,不懈奋斗。 六、作业设计: 完成本课才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 手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
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时数】一课时(8)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最敬佩的人是谁?有没有人最敬佩的人是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在人生中,伟大的英雄人物总是受人热捧,但少有人关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普通而平凡的人和事物。现在我想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双手,看看自己的手指,你觉得哪根手指最有用?哪根手指最美?今天,我们要学习著名艺术家丰子恺老先生的一篇散文《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默读连接语,找出本篇课文的学习要求。(认真读一读课文,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再和同学交流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细读课文,重难点突破 1、默读课文,尝试填写下表: 手指名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形状 作用 性格特点 表达方法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上表,在课文中圈点画记,找出与上表中各项相关的语句。也可以在草稿上试填上表。
3、请学生上台填写上述表格,填写完,让学生根据所填内容向在台下的同学解释。
4、老师适时补充更正。参考答案如下: ①大拇指:
形状: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一个关节 作用:扶胡琴,抵水流、止流血,扳重物 性格特点:肯吃苦,默默奉献
表达方法:拟人,排比 ②食指:
形状:不窈窕,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作用:推动笔杆,摸秽物、毒物、烈物,打电话,扳枪机,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
性格特点:勤奋卖力,机敏,敢于探险,不怕牺牲 表达方法:排比、拟人
③中指:
形状: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身体最高,曲线优美
作用:取物时,最先碰到物,在大拇指和食指出力时,略微扶衬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性格特点:养尊处优,高傲
表达方法:拟人、比喻(存疑)
④无名指:
形状: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作用: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演奏丝竹管弦,舞蹈
性格特点:优美
表达方法:拟人、比喻、设问
⑤小指:
形状: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作用:掏耳朵,抹鼻涕,演奏丝竹管弦,舞蹈 性格特点:优美
表达方法:拟人、比喻、设问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文悟理
1、作者通过描写五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反复朗读品味最后一段课文;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真的“无爱恨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五、小结
手指有长有短,但五指握紧,就是一个有力的拳头,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团结起来,便是一个和谐而有力量的社会。希望同学们学习了这课,在平时与同学一言不合时,放下自己捏紧的拳头,还对方一个微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多以集体为重,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为班集体的荣誉添砖加瓦。这样,我们班才真正是个温暖团结的大集体! 六.作业设计: 完成喜爱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 过程与方法:
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教学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9)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第二、三课时 (习作)(10)(11) 精品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