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扬州一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4:02: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首先指出中国画以空白为画底的原因;

接着通过与西洋油画的对比,说明中国画人与空间一体;

最后强调中国画空白的实质是宇宙往来、生命流动,而这正是中国画的妙境所在。(每点2分)

18.西洋画和中国画的差别主要有哪些?(6分)

①画法不同:西洋画以颜色为画底,摹写真景;中国画以空白为画底,虚实相生。(2分) ②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不同:西洋画将画境与观者、作者对立,所以观照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用线条与光线来表现(2分);中国画将作者与画境完全融合,忽略了作者和观者,所以中国画观照浑茫无边的宇宙,笔下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2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围棋界也有说法:?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著名画家齐白石在五十七岁时,画作任然不被人所赏识。

学风:立志、明理、刻苦、有恒 第 9 页 共 12 页

文科附加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曰:?吾既造《后汉》,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唯志可推耳。博赡可不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晔之高自夸诩如此。人苦不自知,可发千载一笑。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参考译文:范晔在狱中时,曾给他的外甥和侄子们写信说:“我已经写成了《后汉书》,认真察看古今的著述及有关评论,几乎很少有符合自己心意的。班固名望最高,但是创作随意.没有体例。不值得评论优劣,只有书中的《志》值得推重。在材料的全面和丰富程度上我可能不如他,若论材料的整理我却不一定心中有愧。我杂续在传尾的议论文字,都有精深的意旨。赞语的部分当然是我文章杰出的部分,基本上没有一字虚设,行文求变出奇变化无穷,就是相同的内容也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竟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如何称赞它。这部书流传在社会上,自然会欣赏之人。”范晔自夸自大、自我夸耀居然到了这种地步。人最怕没有自知之明,千载之后仍可引人一笑。】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每处1分)

21.“前四史”除《后汉书》之外,还包括《史记》、《汉书》和《三国志》。(2分)

【写出两空得1分。三空得2分】

22.对范晔的说法,洪迈有怎样的认识?(2分)

范晔自我评价过高; 人很难正确认识自己。 【每点1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 E )

A.《三国演义》中知道自己死后魏延必反,因此秘授赵云锦囊妙计,假意对其忠心,待魏延真反、大喊三声“谁敢杀我”之时,断其首级,以保蜀国稳定。【“赵云”应为“马岱”。】

B.《边城》中女主人公翠翠的爱情还没有完全展开就仓猝结束,随着大佬殒命、二佬出走和爷爷离世,翠翠朦胧的幸福梦被迅速击碎。

C.《子夜》中杜竹斋在公债生意做到关键处时,投靠赵伯韬,这最后的一击使吴荪甫悲剧命运达到

学风:立志、明理、刻苦、有恒 第 10 页 共 12 页

高潮,绝望的他曾举起手枪想自杀,但最后决定与妻子到庐山度假。

D.《欧也妮·葛朗台》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欧也妮生日的场景,通过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银行家格拉桑一家精彩的表演,揭露了金钱社会的罪恶,暗示了欧也妮的悲剧命运。

E.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优柔寡断,在叔父为自己的罪行祈祷之时,他已经明确地知道叔父就是谋害父王的真凶,但因为害怕伤害母亲而错过了最佳的复仇机会。【原因应是担心叔父祈祷时被杀死灵魂会进入天堂】

24.简答题(10分)

(1)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 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众人都笑了。湘云笑指?自行船?打趣黛玉,引得众人都笑了。?自行船?事出《惠紫娟情辞试忙玉》。 请简述此事的来龙去脉。(6分)

紫鹃为试探宝玉心意,假说黛玉第二年要回苏州老家,引得宝玉呆症突发,众人惊慌失措。(2分) 宝玉重见紫鹃方哭出声来,又担心金色自行船来接黛玉,将其藏于被中。(2分) 呆症醒后宝玉向紫鹃表达了愿与黛玉同生共死的心意。(2分)

(2)?你尽可以毁灭他,但却打不败他。?充分表现了老渔夫桑迪亚哥的硬汉精神。 请概括硬汉精神的丰富内涵。(4分) 面对不可知的自然的信心和勇气; 面对重重困难(或逆境)时的顽强和忍耐;

面对一无所获的现实(或失败)时的镇定和冷静(或尊严)。(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三、材料分析题(15分)

毕竟是宋人 李欣

宋人最卓绝的,是品位与识见。

中国传统审美,有一点特殊,绝异于西洋,也绝异于时见。诗文书画乃至琴艺,或言志,或求韵,旨趣都在知性层之上。相当于知性层的审美即是才华与技巧,贬抑才气、技巧,就成了传统老观念。因此,知性层,而不是感性层,是汉文明传统审美起平线,停滞于此,就判成低。至于感性层的声色媚好、绮语、激情,更无论了。

宋代皇室也能超脱于感官的愉悦,乃至知性的眩惑。宋徽宗认为?定器有芒,不堪用?(叶寘《坦斋笔衡》),嫌定窑的瓷器色泽亮白,锋芒耀目,弃置不用。天家青睐的是汝瓷,有较为含蓄的天青色,或是更为沉着高贵的粉青。仅此一点,让迷恋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的清廷何以堪。

宋人的这些表达真好,毋需动用更多字、更多词,甚至毋需表达,已经懂得。懂得,弥漫在空

学风:立志、明理、刻苦、有恒 第 11 页 共 12 页

气中,那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氤氲,就像鱼相忘于江湖。

宋人卓识不源于身份,源于文化。深厚的文化教养让他们意识到感官甚至知性的魅力与心灵中的超越倾向相冲突;而韵味、德行之所以总是让他们魂梦以之,因为后者所根柢的超越禀赋,是人性中最高贵的品性。宋人识见,与其说是一种禀好,毋宁说是一种尊严。

宋人如果活在当下,或许会孤独。活在典册之中则不然,德不孤,必有邻。宋代,在文化识见上最中国,温宋代之故,或可知当下之新。

25.在作者看来,中国传统审美可以分为哪三个层面?试加以概括。(5分)

感性层面; 知性层面; 品位和识见层面。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26.为何作者认为宋人的“懂得”就像“鱼相忘于江湖”?(4分) 运用比喻手法,(1分)

“鱼”比喻具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宋人,(1分)“江湖”比喻宋代的文化氤氲,(1分) 两者相互融合,使宋人感觉到了一种会心的快乐。(1分)

27.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深刻含义。(6分) 当下文化停滞于感性层面和知性层面,(2分) 宋代在品位和识见层面的审美具有超越性;(2分)

借鉴宋代的审美经验,可以给当代审美带来新的风尚。(2分)

学风:立志、明理、刻苦、有恒 第 12 页 共 12 页

搜索更多关于: 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扬州一模 的文档
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扬州一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vbg18l0yx7e16h2fbwy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