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1 9:25: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从病人用药到药物发挥治疗效应,必须经过的三个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常用最简便的给药方法是__________,作用速度最快的给药方法是__________。 4.在执行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坚持三查七对原则,“三查”主要__________查、__________ 查、__________查。

5.在口服给药中注意: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应在饭__________服用;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药物,服后不宜立即__________。

6.磺胺类药物口服后应多饮水,否则尿中易出现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堵塞。

7.同时注射几种药物时,应先注射刺激性__________药物,然后再注射刺激性__________药物。

8.注射给药时要做到“二快一慢伴匀速”,即__________快、__________快,推药慢,推药速度要均匀。

9.臀大肌注射“十”字法定位是从__________顶点向左或右做一水平线,然后从__________做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外上象限避开内角处即为注射部位。

10.臀大肌注射联线法是取__________和__________联线的外1/3处为注射部位。

11.对需长期静脉注射者,为保护血管,应有计划地选择静脉,其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股静脉穿刺时,通常先于腹股沟处扪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并予固定,在股动脉__________。5cm处刺入,抽动活塞见有__________色血,即固定针头。

13.应用手压式雾化器吸人法时,应注意每次__________喷,两次使用间隔时间不少于__________小时。

14.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常以__________症状或__________最早出现。

15.应用青霉素,凡属于以下情况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初次用药、停药__________天后再用者,以及__________。

16.破伤风抗毒素(TAT)对人体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__________,用药前必须作过敏试验。曾用过TAT但超过__________者,如需再用,应重作过敏试验。 17.碘过敏试验的方法有口服法、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了减轻注射局部的疼痛,利于药液的吸收,在实施肌内注射的过程中可配合使用以下两种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口服给药法 2.雾化吸入给药法 3.肌内注射法

五、简答题

1.在给药过程中,护士如何遵循安全用药的原则? 2.举例说明饮食营养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3.试分析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4.举例说明如何指导和帮助病人口服用药。

5.在实施药物疗法的过程中如何对病人进行评估?

六、论述题

1.患儿李某,9岁,汉族,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医嘱肌内注射青霉素80万u,bid。护士在做青霉素皮试后约5min,患儿突然感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弱,请问患儿发生了什么情况?如何处理?

2.病人张某,男,62岁,因田间劳作时小腿不小心被木片刺伤,伤口较深,急忙到 医院就诊,在清创同时,医嘱给予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IU。请问你将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C 5.E 6.B 7.B 8.B 9.C 10.A 11.C 12.A 13.A 14.C 15.C 16.C 17.C 18.B 19.D 20.A 21.C 22.A 23.B 24.C 2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D 3.ABCDE 4.ABC 5.BC 6.ABCD 7.ADE 8.BCDE 9.ABE 10.ABCE l 1.ABCD 12.ABCD 13.ACE 14.ABE 15.ABCDE 16.ABDE 17.ABCDE 18.ACE 19.ABCDE 20.AD 三、填空题

1.半衰期生理节奏

2.药剂学过程药物动力学过程药效学过程 3.口服给药法注射法 4.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5.后饮水 6.结晶肾小管 7.弱强 8.进针拔针

9.臀裂髂嵴最高点 10.髂前上棘尾骨

11.由小到大由远心端到近心端 12.内 暗红 13.1~2 3~4 14.呼吸道皮肤瘙痒 15.3更换药品批号 16.抗原性1周

17.皮内注射法静脉注射法

18.留置气泡技术“Z”型注射法 四、名词解释

1.口服给药法是将药物经由病人口服后达到疗效的一种方法,属于最常用、最方便、又较经济、安全的给药方法。

2.雾化吸人法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经鼻或口吸人以达到疗效的给药方法,是将药物以气体或气雾状喷出、随呼吸人呼吸道的方法。 3.肌内注射法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五、简答题

1.(1)根据医嘱给药:给药中护士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切不可盲目执行;发现给药错误,及时报告、处理。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此外还应检查药物的质量,以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并且没有变质。 (3)做到五准确:即“给药时间、给药途径、药物剂量、药物浓度、病人”要准确;药物备好后及时分发使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使用前了

解过敏史,按需要进行过敏试验,使用中加强观察。

(4)加强用药后观察记录:用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做好相应记录。

2.饮食可以通过影响药物的吸收、排泄而影响着药物疗效的发挥

(1)饮食促进药物吸收,增强疗效:如高脂肪食物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粗纤维食物可促进肠蠕动,增强驱虫剂的疗效,促虫排出。

(2)饮食干扰药物吸收,降低疗效:如高脂肪食物可抑制胃酸分泌而影响铁剂的吸收;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可与钙结合成草酸钙而影响钙剂的吸收。

(3)通过改变尿液pH,影响药物疗效:动物性食物在体内代谢产生酸性物质,豆制品和蔬菜在体内代谢产生碳酸氢盐,它们排出时影响尿液pH,从而影响药物疗效。

如氨苄青霉素在酸性尿液中杀菌力强,因此使用氨苄青霉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宜多食荤菜,使尿偏酸,增强抗菌作用;而应用磺胺类药物时,宜多食素食,以碱化尿液,增强疗效。

3.(1)针头刺人静脉过浅,或因松解止血带时针头滑出血管,抽吸未见回血。

(2)针头未完全刺入静脉,针尖斜面部分在血管外,抽吸虽有回血,但推药时药液溢至皮下,局部隆起并有痛感。

(3)针头刺入较深,针尖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可抽吸到回血,推注少量药液时局部可无隆起,但病人有痛感。

(4)针头刺入过深,针尖穿破对侧血管壁,抽吸无回血。

4.(1)发药前护士应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如遇病人不在、特殊检查或手术须禁食,暂不发药,将药物带回保管,适时再发或交班;如病人病情有变化,应暂不发药,及时报告。 (2)发药时如病人提出疑问,护士应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耐心解释再给病人服药。

(3)指导病人正确服药:①健胃及增进食欲的药物,宜饭前服;②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使药物与食物混合,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③服强心甙类药物前应先测脉率(心率)及心律,脉率低于60次/min或节律不齐,应停服,并报告医生;④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酸剂、铁剂,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可用吸水管吸入,服后及时漱口;⑤止咳糖浆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立即饮水,以免冲淡药液,降低疗效,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应最后服止咳糖浆;⑥服用磺胺类药物后宜多饮水,以免因尿液不足而致磺胺结晶析出,引起肾小管堵塞;⑦服用利尿剂需记录出入量。 (4)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5)加强健康教育,尤其是慢性病人和出院后需继续服药者。

5.病人使用药物疗法前,护理人员有责任对病人用药的需要和可能出现的反应作出评估,并将评估贯穿于药物疗法的全过程。

(1)评估病人的生理状况:包括病人年龄、性别、体重、生命体征、意识程度、血液循环状况及自理能力等,注意有无听力、视力缺陷。评估女病人是否处于月经期、妊娠期、授乳期,有无特殊需求。

(2)评估病人的病理状况:包括目前的医疗诊断、病情,评估肝肾功能、胃肠功能有无异常。 (3)评估病人的用药史和目前用药需求:包括病人既往已服药物及效果、有无药物过敏史与其他不良反应;病人目前健康状况与药物疗效的关系,所用药物的特性、治疗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4)评估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病人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对治疗的态度、对药物的依赖、对给药计划的了解和认识程度、来自亲属的支持等。

六、论述题

1.患儿出现了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处理:(1)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就地抢救。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O.5~1ml,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1,直至脱离险期。

(3)改善缺氧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采用氧疗;当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呼吸兴奋剂,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根据医嘱用药:抗过敏;改善微循环,给予升压药物;纠正酸中毒: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等。观察用药疗效。

(5)如发生心跳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抢救。

(6)加强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记录: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注意保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 2.

(1)首先进行TAT过敏试验。

(2)根据试验结果选择TAT的注射方法。如果试验结果阴性,将TAT 1500u一次性肌内注射;如果试验结果阳性,采用脱敏注射法,其方法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TAT量(ml) 0.1 0.2 0.3 余量 加0.9氯化钠溶液(ml) 0.9 0.8 0.7 稀释至1ml 注射法 肌内 肌内 肌内 肌内 (3)观察并记录过敏试验、肌内注射的结果,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搜索更多关于: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的文档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vgsc27oc64uc578dly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