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向左”或“不”);如果将玻璃板绕EF轴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_____(选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不动”)。
2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_____(铁圈/铁夹)的位置。
(2)温度计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_______。某次测量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是______0C. (3)实验时,小华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4)小华在水温升高到900C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观察到第4分钟水开始沸腾。 时间t/min 温度t/0C 0 90 1 94 2 97 3 98 4 99 5 99 6 99 7 99 ①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_______)
②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小宇知道了水沸腾的条件,他提出疑问:曾经看见刚刚端上桌子的砂锅里的汤没有火加热,仍然沸腾,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如图甲所示,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的幅度,此实验现象表明了______。
(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随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______(多选)
A.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B.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波能传递能量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
(4)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则左边音叉边乒乓球会不会弹起______?原因是什么? ______
24.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阳同学采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测量:
①用刻度尺测出AC、AB间距离s1、s2。
②将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AC的时间t1。 ③将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AB的时间t2。 ④将小车从斜面上B点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BC的时间t3。
据以上实验可知,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请用测量量的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A B C C B D 二、填空题 11.相互的 运动状态 非平衡 不变 12.00 远视 缩小
13.直线传播 反射 介质 折射 14.① ③ 15.
16.较小 0.2 小于 三、计算题
17.(1) 2700N;(2) 15000Pa:(3) 100 cm 18.(1) 8.7m/s(2) 10.2m/s(3) 11.69秒 四、实验题
19.右 测质量时手调节了平衡螺母 27 0.9×103 偏大
20. 会聚 蜡烛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 蜡烛放在凸透镜焦点上 蜡烛 凸透镜 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1.B蜡烛 重合 等效替代法 相等 B 不 顺时针转动 22.铁圈 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不碰杯底和杯壁 98 缩短实验时间
3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砂锅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幅 BC 左边音叉边的乒乓球不会弹起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4.
(s1?s2)
(t1?t2)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2.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是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A.33.2g
B.43.2g
C.31.8g
D.35.8g
3.在2018年1月31日晚,受到世人瞩目的“超级月亮”、“红月亮”、“蓝月亮”组团在天空中亮相.小虎用如图所示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B.物镜焦距比目镜焦距短
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更靠近眼睛 D.物镜越大,成像越清晰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光屏和蜡烛火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 C.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投影仪 D.利用此成像点可制成照相机
5.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B.
看起来水没那么深
C.桥在水中的倒影 D.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
6.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8.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右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华
9.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0.在课堂大声回答问题,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这里的“大声”与“轻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二、填空题
11.水的密度是_____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它的质量_____,体积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2.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图中的_____图,且应该配戴由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