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B 硼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BCl3的电子式为··Cl··B··Cl··,故②错误;硫化钾
··
··Cl··
······
····
的电子式应为K[··S··]K,故⑤错误;在N2H4中,N与N之间是单键,故⑥错误。
··
+
··
2-+
9.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CaBr2 ②NH4Cl ③H2O2 ④Na2O2 ⑤HClO ⑥Al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用序号回答,下同) ,并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并写出含有非极性键化合物的电子式: 。 (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并写出只含有极性键化合物的电子式 。 (4)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 。 (5)熔融状态时和固态时,都能导电的是 。
答案 (1)①
····
····
(2)②④ Na[··O··O··]Na
××××
····
+2-+
(3)③⑤ H×·O×·Cl·· (4)①②④ (5)⑥
解析 ①CaBr2是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②NH4Cl是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③H2O2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④Na2O2是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⑤HClO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⑥Al是金属单质。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只含有离子键的是溴化钙,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
。
5
(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氯化铵和过氧化钠,其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过氧化钠,电子式为Na[··O··O··]Na。
··
··
+
····
2-+
(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过氧化氢和次氯酸,其中只含有极性键的是次氯酸,电子式为H×·O×·Cl··。
××
··
××
··
(4)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溴化钙、氯化铵和过氧化钠。 (5)熔融状态时和固态时,都能导电的是金属铝。 10.用序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2
14
(1)下列各组微粒:①6C与
136C
②O2和O3 ③H、D、T ④金刚石和石墨 ⑤6C和
14
7N ,互为同位素
的是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 (2)下列各物质:①H2O ②NH3 ③KOH ④Na2O2
⑤MgCl2 ⑥Ne,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只存在离子键的是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含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3)下列变化过程:①碘的升华 ②NaCl固体溶于水 ③O2溶于水 ④HCl气体溶于水 ⑤烧碱熔化 ⑥氯化铵受热分解,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 仅破坏离子键的是 ;仅破坏共价键的是 。
答案 (1)①和③ ②和④ ⑤ (2)⑥ ⑤ ①和② ④ (3)①和③ ②和⑤ ④
12
136C
解析 (1)6C与
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H、D、T的质子数均是1,中子数分
别是0、1、2,因此互为同位素;氧气和臭氧均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146C与
14
7N
的质量数均是14,但质子数不同,二者不互为同位素。
(2)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已经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形成的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水分子中含有极性键;氨气分子中含有极性键;K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氯化镁中含有离子键。所以只存在离子键的是氯化镁;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则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水和氨气;含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过氧化钠。
6
(3)①碘的升华是物理变化;②NaCl固体溶于水电离出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③O2溶于水是物理变化;④HCl气体溶于水电离出阴、阳离子,共价键被破坏;⑤烧碱熔化电离出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⑥氯化铵受热分解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氨气和氯化氢,离子键和共价键均被破坏,则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①和③;仅破坏离子键的是②和⑤;仅破坏共价键的是④。
11.X、Y、L、M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X2是最轻的气体,Y、L与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5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
(1)X与L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2)X与M组成的物质为 (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该物质可作为野外工作的应急燃料,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其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 。 (4)L与M形成的化合物中L的化合价是 。 答案 (1)H··P··H
··H··
(2)离子 CaH2+2H2OCa(OH)2+2H2↑
(3)第二周期ⅢA族 H3BO3 (4)-3价
解析 X2为最轻的气体,即X为H;Y、L、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5的倍数,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质子数可能为5、10、15、20中的三个,因四种元素均为主族元素,而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是Ne,不符合题意,故三种元素分别为B、P、Ca。(2)X与M形成的化合物是CaH2,属于离子化合物,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
Ca(OH)2+2H2↑。(3)Y为B,属于第二周期ⅢA族元素,其最高价含氧酸为H3BO3。(4)L
与M形成的化合物是Ca3P2,其中P显-3价。
12.Ⅰ.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C: ,D: 。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7
Ⅱ.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A与C、B与D分别同主族,B和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E,其分子中含18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这种化合物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 。
(3)A2B的沸点高于A2D,其原因是 。
(4)B、C、E三种元素形成一种盐,此盐中三种原子个数比为1∶1∶1,在25 ℃时,将该盐溶于水,测得溶液pH>7,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该盐溶液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充分光照,不考虑水分的挥发),溶液的pH近似为7,则该过程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Ⅰ.(1)NH+4 OH (2)Al+3NH3+3H2O
-3+
Al(OH)3↓+3NH+4[或Mg+2NH3+2H2O
2+ Mg(OH)2↓+2NH+4]
Ⅱ.(1)
-
(2)Na[··O··H] 离子键、共价键 (3)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ClO+H2O
··
+
··
--
HClO+OH 2NaClO 2NaCl+O2↑
-3+
2+
+
2--
解析 Ⅰ.(1)10电子微粒有H2O、NH3、CH4、HF、NH+4、OH、Al、Mg、Na、O、F等,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Al(OH)3或Mg(OH)2,应为Al或Mg和氨水的反应,则C为NH+4,B溶于A,说明A为H2O,B为NH3,D应为OH。
-3+
2+
(2)氨水呈碱性,Al或Mg和氨水反应生成Al(OH)3或Mg(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NH3+3H2OAl(OH)3↓+3NH+4或Mg+2NH3+2H2O
2+
3+2+3+
Mg(OH)2↓+2NH+4。
Ⅱ.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则A为氢元素;A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E,其分子中含18个电子,故E为氯元素;B和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1=6,处于ⅥA族,B与D同主族,原子序数B小于D,则B为氧元素,D为硫元素;C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C与氢元素为同主族,故C为钠元素。
(1)D为硫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