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编号 1 2 3 4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19.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 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体感染 HIV 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 T 细胞数量无关
20.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突变菌株 A 和突变菌株 B 由于不能自己合 成某些营养素,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科学工作者利用菌株 A 和菌株 B 进行了如下 两个实验。实验一:将菌株 A 和菌株 B 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 1;实验二: 将菌株 A 和菌株 B 分别置于 U 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滤器隔开。加压力或吸力后,培养液 可以自由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经几小时培养后,将菌液 A、B 分别涂布于基本培养 基上,结果如图 2。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菌株之间可能发生类似有性 杂交的现象
B.不同菌株间接触后才可能交 换遗传物质
C.菌株 A 和菌株 B 含有相同的 突变基因
D.混合培养的菌株都能在基本 培养基上生长
8 4 20 2 42 37 0 58 32 10 捕食者数量/只 甲 87 30 11 7 25 乙 40 丙 蝌蚪存活率/% 5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54 分。
21(10 分)BTB 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 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 CO2 浓度的增高而 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 量的 NaHCO3 和 BTB 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 使溶液变成浅 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 7 支试管中,其中 6 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 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水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1 无 20 2 有 遮光* X 3 有 100 4 有 80 5 有 60 6 有 40 7 有 20 50min 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 100cm 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 后 1 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 2 至 7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
是由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 X 代表的颜色应为 (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
(3)5 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
引起的;若 1 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 2 至 7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
22.(8 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
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的“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研究表明:该鱼 在 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 成年、老年三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 法常用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
6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23.(14 分)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 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 (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 中 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图 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的是 。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 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 率为 。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 蝇进行杂交得到 F1,F1 相互交配得到 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 律的 F1 表现型是 ,F2 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 ;验证伴
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 ,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 F2 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
。
24.(8 分)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 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 A、B 两组后进行处理,A 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B 组的处理是
。
,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 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 A 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B 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 了来源于垂体的
激素和
激素。
7
。
25.(14 分)ACC 合成酶是乙烯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由 ACC 合成酶基因(简称 A 基因) 控制合成。将 A 基因反向连接在启动子和终止子间可构成反义 ACC 合成酶基因(A1 基因), 转 A1 基因番茄的后熟过程变慢,利于番茄的储藏和运输。请回答:
(1)从番茄的果肉细胞中提取 RNA,利用 RT-PCR 获取 A 基因,即利用 RNA 和 PCR 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利用 RT-PCR 获取 A 基因所需要的酶主要有 。在 A 基因 扩增过程中需要特定的引物,该引物的作用是 。
(2)S1 和 S2 为 A 基因和 A1 基因的特异性启动子,S2 在番茄果肉细胞内起作用,S1 在除 果肉细胞外的其他细胞内起作用。在构建转 A1 基因表达载体时,启动子应选择 不选另一个的理由是
,
。A1 基因的表达元件包括启动子、终止子以及反
向连接在两者之间的 A 基因,若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此元件整合到番茄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 则应将此元件应构建在 Ti 质粒的
中。
(填
。检
DNA 上是否插入了 A1 基因时, (3)在检测番茄细胞的染色体
“能”“不 能”)用放射性物质标记的 A 基因做探针进行检测,理由是
A1 基因蕃茄的果肉细胞内乙烯含量下降,机理是 测表明,与非转基因番茄相比,转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