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运动生理学 适应性 兴奋和兴奋性 应激性 反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阈场度 等长和等张收缩 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 运动单位和(运动单位动员) (等动收缩) (绝对肌力和相对肌力)
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 红细胞比容 碱储备(量) 运动性贫血 肌动白细胞增多
自动节律性 心动周期 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 窦性心动徐缓 心力储备 动脉血压 心电图 (减压反射)
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氧脉搏 氧利用率 氧离曲线 (动脉脉搏) 消化 化学性消化 吸收 氧热价 呼吸商 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 (代谢当量) 体温 肾糖阈 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血尿)
肌紧张 姿势反射 状态反射 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视野 内分泌 激素 应激(轴)
消退、分化、超限、延缓抑制 运动技能 运动动力定型 动作自动化 氧亏和运动后过量氧耗 最大摄氧量 (个体)乳酸阈 无氧功率(爆发力)
赛前状态 进入工作状态 稳定状态(真、假) 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运动性疲劳 超量(恢复) 服习(高原、热、冷) 机能节省化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青春发育期)和青春期高血压 (第一、二性征) (发育) (生物节律)
二、问答
1、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2、简述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过程。 3、简述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
4、骨骼肌有哪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5、简述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
6、试述测定心率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如何用心率来评定运动性疲劳。 7、准备活动的生理意义及作用。
8、试述三大能源系统的一般特点及与运动的关系。
9、简述ATP的合成途径及其在短、中、长跑中各自的主要供能物质及方式。
10、简述力量训练原则。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生理学基础有哪些?后天可训练性较大的因素有哪些。 12、血红蛋白氧离曲线有何特点及生理意义?运动时受哪些因素影响? 13、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
14、试述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机能的变化。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15、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过程。正常的动脉血压值是多少?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6、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泛化、分化、巩固)的生理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7、如何利用利用感觉机能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18、简述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几种学说。疲劳的生理学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 19、试比较运动员和普通人在完成定量负荷时机能水平变化的差异。 20、简述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功能特点。
21、比较特异性传入系统和非特异性传入系统的解剖功能特点。 22、何谓赛前状态?如何调整赛前状态? 23、试述最大摄氧量的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24、试述恢复过程的阶段特点及超量恢复的实践意义。 25、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及发展有氧能力的训练。
1
26、恢复原则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提高? 27、如何对运动员进行机能评定?试举5例常用的机能评定指标及意义。
28、试述儿童少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学特点及体育教学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29、试述个体乳酸阈在运动训练中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0.简述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途径。 31.简述呼吸的三个环节及意义。 32.试述状态反射的规律?并举例说明。 33.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34.简述氧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 35.运动时应如何进行合理的呼吸
36.为什么一定范围内深慢的呼吸比浅快的呼吸好? 37.简述超负荷原则的基本内涵与意义。
38.举例说明条件抑制、延缓抑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39.试述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异同。
40.试述身体机能对训练刺激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的本质及主要反应特征。 41.运动时如何补充糖
2
填空题
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有 、 、 。 2.机体的两大调节系统是
和
。调节方式有 、 、 。
3.衡量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它与兴奋性的关系成 。兴奋性高,则 小。 4.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是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 。在人体机能调节
中,最主要的反馈是 。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有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属于 调节。
5.肌肉的收缩蛋白是 和 。肌管系统的功能是 、 。 6.生物电产生的原理是 。肌肉收缩的原理是 。
7.骨骼肌收缩的形式有 、 、 、下楼梯时,股四头肌做 收缩。马步站桩时,股四头肌做 收缩。上楼梯时,股四头肌做 收缩。
8.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肌肉的 负荷。在一定范围内,初长度越长,肌肉收缩力量 。 9.细胞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和特性称为 ;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称为 。 10.根据肌肉的收缩机能将肌纤维划分为
和 两种。骨骼肌快肌的特点
是 、 、 。慢肌纤维在80﹪以上的人,适宜于 项目。慢肌纤维抗疲劳的能力比快肌 。长跑运动员肌纤维类型的特点是 ,短跑是 ,中跑是 。
11.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结构基础是 。 12.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 ,最终能源是 。
13.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处兴奋传递的原理是 ;传递兴奋的化学递质是 。 14.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的重要离子是 。
15.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是 离子 流的结果,其电荷分布的特点为膜内为 膜外为 ;此
时的状态称为 。动作电位的产生则是 离子 流的结果。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电位由负变正称为
。
16.兴奋在同一细胞的传导方式是 。
17.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 、 、 、 、 。 1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内环境
_________。
19.血液由 和 组成;红细胞的功能是 、 。
血液的机能有 、 、 、 。 20.肌动白细胞增多的三个是时相是 、 、 。
短时间剧烈运动后将出现 时相;有训练的运动员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出现 。 21.血清和血浆的区别是 。 22.正常血浆的PH值为 。血液的粘滞性取决于 23.某人体重70公斤,其血量约为 升。
24.血浆渗透压分为 和 。前者的作用是 , 后者的作用是 。等渗溶液指 溶液和 溶液。
25.将红细胞置于0.45%的盐水中,红细胞体积将 。置于1.5%的盐水中,红细胞体积将 。 26.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总称为__________,约占机体总重量的__________ 27.血液中抗酸抗碱的物质称为 。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 在
范围,血液PH值就维持在 。
,其比值保持
和 。
28.每100毫升动脉血含氧量为20毫升,静脉血为15毫升,氧利用率为 %。 29.可使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 、 、 、 。
3
30.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是 31.心肌的生理特性有
。由此引起的心脏的节律性活动称为 。
、 、 、 。
32.心动周期的长短与 有关。一般人心率大于150次/分时,心输出量将 ,其原因是 。 33.第一心音发生在 ,标志着心脏 的开始。第二心音发生在 ,标志着心脏
的开始。心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34.某人心率70次/分,心输出量4.9升,其每搏量为
。
35.心肌兴奋后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是 。因此心脏能够自动地进行舒缩交替活动而不会发
生 收缩。心肌传导性的特点是 ,因此导致心肌收缩时发生 收缩。心肌细胞的收缩特点是 、 、 。
36.某运动员20岁,安静时每搏输出量为70mL/次,心率50次/分;运动时每搏输出量为120mL/次。该运动
员的心力储备是 ,最大心率为 ;心率储备是 。
37.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为 ,对心脏的作用是 ;迷走神经释放的递质为 ,
对心脏的作用是 。 38.
运动员心脏的适应性增大以心肌增厚为主,
运动员则以心室容积增大为主。
39.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 、 、 、 、 。 40.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是 ,根本原因是 , 。 41.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 、
训练水平高者则机体的机能反应 。
43.人体运动时心血管机能发生的变化是 , 45.呼吸的三个环节是
和
。
,
及 。
44.长期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 、 、 。
, ;外呼吸包括 、 、
。
42.不同训练程度者在完成定量负荷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是 , , 。
46. “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有效的原因是 。 47.时间肺活量1、2、3秒约占肺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 、 、 。
48.外周化学感受器是 。其适宜刺激是 、 、 。 49、深吸气量= + ;肺活量= + 。
50、氧脉搏可以用吸氧量(毫升/分)除以 计算。某运动员运动后即刻的每分吸氧量为2升/分,心
率为100次/分,此刻的氧脉搏为 ml。 51、新陈代谢包括
和
两个过程。
。
52、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53、饭后不宜马上从事剧烈运动的原因是
54、唾液的生理作用有 、 、 、 。
55、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
量 。为提高肺泡换气效率,在运动中应加深 气体出入肺泡腔的动力是
。
,控制
,尤其要注意 气。
56、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直接动力是 。气体交换的动力是 。57、胆汁在 内生成,其作用是 。
58、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 、 、 、 ;对能量代谢率影响
最为显著的是_ 。
59、机体安静时的产热器官是 ,劳动和运动时的产热器官为 60、当外界温度升致28℃~30℃以上时,皮肤散热的方式是
。
,夏季吹风扇感到凉爽,是由于
散热增强的结果。夏天运动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61、基础代谢率可因年龄增长而 。基础状态指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