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广东·19)
2019-2020年高考物理考前三个月:专题1-力与物体的平衡(含答案)
如图1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 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 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 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BC
解析 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杆受到重力、三条绳子的拉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则三条绳的拉力的合力竖直向下,故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杆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杆的重力与三条绳的拉力的合力之和,选项B、C正确.由于三条绳子长度不同,即三条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同,所以三条绳上的张力不相等,选项A错误.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方向相同,因此两者不是一对平衡力,选项D错误.
2. (2015·山东理综·16)如图2所示,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
图2
1A. μ1μ21+μ1μ2C.
μ1μ2答案 B
解析 对物体A、B整体在水平方向上有F=μ2(mA+mB)g;对物体B在竖直方向上有μ1F=mA1-μ1μ2
mBg;联立解得:=,选项B正确.
mBμ1μ2
1-μ1μ2
B. μ1μ22+μ1μ2D.
μ1μ2
1.题型特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是高考中的热点,主要考查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平衡条件的应用.以选择题形式呈现,难度相对较低,命题突出对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考查. 2.命题预测
高考仍会以选择题为主,以受力分析、动态平衡为考点.其中拉力方向的变化、斜面倾角的变化、摩擦力的突变、细绳拉力的突变、弹簧弹力的变化都是动态平衡中常出现的类型.在平衡问题的分析中,摩擦力方向和大小的变化、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之间的转换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要求学生灵活、熟练运用平衡问题的常规解法,准确地进行判断与求解.
考题一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1.如图3所示,编号为Ⅰ、Ⅱ、Ⅲ的三根圆木粗细相同、质量均为m.Ⅰ、Ⅱ并排横放在水平地面上,Ⅲ叠放在Ⅰ、Ⅱ上面,三根圆木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3
1
A.Ⅰ对Ⅲ的支持力大小为mg
2B.Ⅰ对Ⅲ的支持力大小为
3mg 33mg 6
C.地面对Ⅰ的摩擦力大小为D.地面对Ⅰ的摩擦力大小为0 答案 BC
解析 以圆木Ⅲ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甲,
由几何关系可知,F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是30°,所以:2Fcos 30°=mg mg3所以:F==mg.故A错误,B正确;
2cos 30°3
以Ⅰ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乙,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沿水平方向:F′·sin 30°=f,所13
以:f=F=mg.故C正确,D错误.
26
图4
2.如图4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物块A与物块B通过轻绳相连,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物块A的质量为4 kg,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
,设物块A与斜面间6
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为使物块A静止在斜面上,物块B的质量不可能为( ) A.1 kg C.3 kg 答案 D
解析 若物块B的质量较小,物块A将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则有: Mg+μmgcos θ=mgsin θ,解得:M=1 kg
若物块B的质量较大,物块A将有沿斜面上滑的趋势,则有 Mg=μmgcos θ+mgsin θ解得:M=3 kg,综上所述,可知D正确.
B.2 kg D.4 k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