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 讨论 4.10 (2)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2)预测:从1995年开始,我国人口数置再翻一番所需时间将会是多少?如果保持这种增长速率,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实例7 探究蚂蚁的行为 课时 1课时,课前观察。 目的 探究蚂蚁的行为。 材料器具 蚂蚁;透明塑料瓶,玻璃板,放大镜;砂糖,面包屑等。 方法步骤 (1)剪去塑料瓶上半段,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 (2)寻找一个蚂蚁窝,取一些蚁穴土壤盖在塑料瓶的土壤上。捕捉10只蚂蚁。投放少许食物,如面包屑等,塑料瓶上加盖玻璃板,放置在暗处。 (3)每日加入一定量的食物和水,用放大镜观察每只蚂蚁的行为,重点观察觅食行为。例如,设计“蚂蚁喜欢取食哪些食物”的活动。 (4)连续观察1星期,记录所观察到的蚂蚁的各种行为。 (5)也可定时观察自然界蚁穴处蚂蚁的行为。 (6)结合收集到的有关蚂蚁行为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推荐班级报告会发言人。 (7)班级交流各组的探究结果,例如,蚂蚁有哪些行为?蚂蚁喜欢取食哪类食物?蚂蚁有没有社会行为? 讨论 (1)蚂蚁的行为对于蚂蚁的生活有什幺意义? (2)蚂蚁和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实例8 观察家蚕的生殖与发育 课时 1课时,课前饲养家蚕。 目的 通过饲养家蚕,了解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背景知识 家蚕一般每5~6天蜕皮一次。蜕皮期间不食不动,叫“眠”。经过4眠后,体内绢丝腺发育成熟,停止取食,吐丝结茧,在茧内化蛹。蛹经过10余天羽化成蚕蛾。雌雄蚕蛾均不取食,即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蛾死去,雌蛾产卵后死去。 材料器具 蚕种,桑叶;纸盒等。 方法步骤 (1)用蚕种孵化家蚕,孵化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孵化时间需10天左右。采摘桑叶饲养,并需每天清理饲养纸盒。
(2)观察和记录家蚕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3)观察和记录雌雄蚕蛾交配生殖的全过程。 讨论
家蚕的一生经过哪几个发育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主要的特征?
实例9 “生物进化主要历程”拼图游戏
课时 1课时。
目的 通过拼图熟悉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材料器具 拼图游戏图板等。 方法步骤
(1)自制生物进化拼图板:在长方形纸板上画进化树,再分割成不同的形状,剪成小图块。
(2)分小组参与拼图竞赛,比一比哪一小组配合得好,能迅速而准确地把化树重新拼合起来。
讨论
(1)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什么? (2)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
实例10 探究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
课时 2课时,课后继续分小组管理与观察。 目的
认识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防止食物腐败的简单方法。 材料器具
澄清的肉汤;酒精灯,试管,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消毒棉等。 方法步骤 【第一课时】
(1)小组讨论,形成使用酒精灯加热杀菌以防止食物腐败的设计方案。 注意:按照酒精灯使用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下图为一种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 (3)按照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第二课时】
(1)7天后列表汇总全班学生的实验结果。 (2)讨论:采用哪些方法能防止食物腐败?
实例11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晌
课时 1课时。 目的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关注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材料器具
水蚤;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量筒,计时器,吸管;酒精等。 方法步骤
(1)在池塘用小网捕捞水蚤,或在花鸟虫鱼市场购买水蚤。
(2)用吸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记录速率(次/分)。
(3)将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5%、10%、15%、20%)滴加到载玻片上。 想一想,如何配制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 (4)观察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5)小组报告实验数据,完成班级数据汇总。 注;水蚤的心率很快,计数时应注意。 讨论
(1)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什么影响?
(2)哪种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有致死作用?
(3)根据酒精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相关资料,讨论酗酒的危害。
实例12 “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探究活动评价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环境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总结出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教师和学生可以参照下列各项给予评价。
·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 ·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 ·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 ·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对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他能力也应给予恰当的评价。
实例13 “认识保护生物圈的意义”系列探究活动评价
(1)利用普通的纸板、凡士林等制作“空气尘埃测定板”,探究什么地点尘埃污染严重。
(2)利用普通花盆、沙子、土壤及生活垃圾,设计实验探究哪些垃圾可能被自然降解,哪些垃圾不能被自然降解?
(3)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和称量每天垃圾的重量,计算每人每周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估算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每周生活垃圾的总量。
(4)让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每个家庭对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写出调查报告。 教师和学生可以参照下列各项给予评价。 ·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收集一周垃圾的任务? ·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 ·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社区垃圾污染环境问题的忧虑? ·能否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对于学生的其他特殊表现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转变也应给予相应评价。 附录2 学习目标的说明 各水平的要求 了解水平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课程内容中使用的行为动词 描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 知识性目标动词 理解水平 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写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出,估计 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应用水平 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分析,得出,设计,拟订,应用,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评价 合理联系等。 模仿水平 尝试,模仿,进行,制作 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 独立操作水平 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经历(感受)水平 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 反应(认同)水平 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 领悟(内化)水平 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技能性目标动词 运用,使用 情感性目标动词 体验,参加,参与,交流 关注,认同,拒绝 确立,形成,养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