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1)x2﹣6x﹣4=0, x2﹣6x=4, x2﹣6x+9=13, (x﹣3)2=13, x=3±(2)
由①得:x≤4, 由②得:x>﹣,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
,
<x≤4;
;
2(1+x)﹣x=0, 2+2x﹣x=0 x=﹣2,
经检验:x=﹣2是分式方程的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1.【分析】(1)求出各自的人数,补全表格即可; (2)根据调整后的数据,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3)根据“优秀”人数占的百分比,乘以1500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填表如下: 体能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合计
调整前人数
8 16 12 4 40
调整后人数
12 22 12 4 50
故答案为:12;22;12;4;50;
(2)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抽取的学生中体能测试的优秀率为24%,
则该校体能测试为“优秀”的人数为1500×24%=360(人).
【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以及统计表,弄清题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
22.【分析】(1)画树状图展示所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次取出小球上的数字相同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2)找出两次取出小球上的数字之和大于3的结果数,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 【解答】解:(1)画树状图为:
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次取出小球上的数字相同的结果数为3, 所以两次取出小球上的数字相同的概率==; (2)两次取出小球上的数字之和大于3的结果数为6, 所以两次取出小球上的数字之和大于3的概率==.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 23.【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推出BC=AD,∠C=∠BAD,CD=AB,求出AE=CF,根据三角形的判定求出即可;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出平行四边形BEDF,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DE=BE即可;
(3)根据在Rt△DBC中,CD不可能等于BD,推出即可.
【解答】(1)证明: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AD,∠C=∠BAD,CD=AB,
∵E、F是AB、CD的中点, ∴AE=CF,
在△BCF和△DAE中,
,
∴△ADE≌△CBF.
(2)四边形BEDF的形状是菱形, 理由是:∵BE=DF,BE∥DF, ∴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
当四边形AGBD为矩形时,∠ADB=90°, ∴DE=AB=BE, ∴BEDF为菱形.
(3)答:四边形AGCD不可能是等腰梯形.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等腰梯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的应用,此题综合性比较强,但难度不大,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分析】(1)设第一次购书的单价为x元,根据第一次用1200元购书若干本,第二次购书时,每本书的批发价已比第一次提高了20%,他用1500元所购该书的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1)先求出第一次和第二次购书数目,再根据卖书数目×(实际售价﹣当次进价)求出二次赚的钱数,再分别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设第一次购书的单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
+10=解得:x=5.
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 答:第一次购书的进价是5元;
.
(2)第一次购书为1200÷5=240(本), 第二次购书为240+10=250(本), 第一次赚钱为240×(7﹣5)=480(元),
第二次赚钱为200×(7﹣5×1.2)+50×(7×0.4﹣5×1.2)=40(元), 所以两次共赚钱480+40=520(元),
答:该老板两次售书总体上是赚钱了,共赚了520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掌握这次活动的流程,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5.【分析】作PD⊥AB交AB延长线于D点,依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PD的长,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如图,作PD⊥AB交AB延长线于D点, ∵∠PBC=30°, ∴∠PAB=15°,
∴∠APB=∠PBC﹣∠PAB=15°, ∴PB=AB=20×2=40 (海里), 在Rt△BPD中,
∴PD=PB=20(海里), ∵20>18, ∴不会触礁.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其中轮船有没有危险由PD的长与18比较大小决定.
26.【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设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即可求出日销售量y(件)与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元)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出当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35元时,此时每日的销售利润.
【解答】解:(1)设日销售量y(件)与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元)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kx+b,
,
解得,
,
即日销售量y(件)与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元)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x+40;
(2)当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35元时,此时每日的销售利润是:(35﹣10)(﹣35+40)=25×5=125(元),
即当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35元时,此时每日的销售利润是125元.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27.【分析】(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OE=AC,即可得出OE=BD,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ABE是底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即可构造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AD=BD, ∴∠B=∠BAD, ∵AD=CD, ∴∠C=∠CAD,
在△ABC中,∠B+∠C+∠BAC=180°,
∴∠B+∠C+∠BAD+∠CAD=∠B+∠C+∠B+∠C=180° ∴∠B+∠C=90°, ∴∠BAC=90°,
(2)如图②,连接AC,BD,OE, ∵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B=OC=OD=AC=BD, ∵AE⊥CE, ∴∠AEC=90°, ∴OE=AC, ∴OE=B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