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与期中考试试卷一样。先是5道判断题,写理由;然后是小填空题;再是五六个简答题。然后计算题。计算题应该是三题,一道期中考试前的,一道回热系统,一道热电联产。
汽包排污扩容器,5.5锅炉连续排污利用系统,要知道那个排污扩容的图是怎么画的,如果没人知道再问我。
除氧器工作机理(教材P178),热除氧条件(哪个是充分条件哪个是必要条件要分清),除氧器的种类,(教材P187)除氧器三种运行方式,前置式的缺点(经济性不如滑压,需加前置加热器增加投资维护)、优点什么什么。
除氧器自生沸腾和防止措施。
第八章全面性热力系统,应该也是个简答题,考主蒸汽、旁路系统(概念)。
给水泵的三种拖动方式(汽轮机主轴带,电机带动,小汽轮机带动),各有什么优缺点。(期中考试题:给水泵有几种拖动方式?为什么大容量机组均采用汽动给水泵?采用给水再循环的作用是什么?:采用再循环泵的作用是保证给水泵的流量始终大于允许的最小流量,以防给水泵的汽蚀。)
影响回热的主要因素:tfw、z(回热级数?)、△τj(这三个东西的意义我不记得了,你问下同学)
提高朗肯循环效率的途径(这也是去年的简答题) 提高初温度
提高初温度提高平均吸热温度并改善循环效率 受金属耐温性能的影响其上升空间有限 提高初压力
在常用范围内提高初压可以提高平均吸热温度 负面影响是进汽比容和排汽干度会下降 虽受金属耐压性能影响但提升空间较大 降低终压力
降低终压可以降低平均放热温度改善循环效率 受制于环境温度、凝汽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回热、再热、热电联产
期末考试与期中考试完全重复的题目:
给出凝汽式电厂热效率与标准煤耗率间的关系式__ _ kg/kw.h___。
根据热除氧的工作原理,除氧器中的水应当始终处于(工作)压力下的(饱和)状态。
判断:采用钢煤比价越小,则趋向采用更高的蒸汽初参数。
答:正确:提高初参数虽然多耗耐热合金钢,但可提高循环效率、降低煤耗量。 计算题:
作业上一题CFC,大体上相似
某60万千瓦再热机组热力系统如图1。已知Pel=6000kW,h0=3304.0,hr=3338.8, hc=2452.2, hwc=163.9,ηmg=0.95,ηbp=0.88,#1和#3加热器的端差分别为2℃和5℃,#3加热器的下端差为20℃,假设近似认为加热器出水焓、疏水焓以及饱和水焓是其对应温度4.2倍。 求:
(1)实际热力系统的出水焓和疏水焓
(2)全厂热效率、热耗率(不计散热损失和泵焓升);
(2)若#3加热器取消疏水冷却器,其疏水进入热井,计算其热耗率。 表1、加热器的抽汽焓与饱和水焓
抽汽焓hj (kJ/kg) 饱和水焓hwj(kJ/kg) NO.1 3022.3 764.5 NO.2 2992.5 534.9 NO.3 2708.8 341.4
热电联产也考了一道计算题,用热量法计算的。具体的题目实在想不起来了,应该和作业差不多,不会很麻烦的那种。参考下面一题吧,也是作业上的。
2 某供热机组热力系统如图3:用热量法分摊热耗,计算机组的各分项经济指标。 设ηhs=1,ηmg=0.95,ηbp=0.88,回水率为100%,不计散热损失和泵焓升。 已知:0=3304,h1=2854.2,hh=2740.2,hc=2346.6,hwc=173.9,hwh=417.5,hw1=612.3 α0=1,αh=0.5
主要看复习课件、复习思考题、期中考试试卷和作业吧。把作业和期中考试试卷看熟点,七八十分没什么难度的。
相关推荐: